马鹤凌

来源:县电子政务办      发布时间:2017-06-24

马鹤凌(马英九的父亲)

马鹤凌,男,191911月生,祖籍湖南省衡东县(原衡山县)德圳乡马家垅村,七岁丧父(其祖辈17代从衡东县德圳乡迁往衡东三樟乡的寺门前马家堰<1971年划归湘潭,至今的马家堰马氏族谱没有马鹤凌一家的记录>,其父马立安后来在寺门前开有铸铁锅厂,1926年去世,英年早逝。)孤寡母亲带领子女们相依为命,度日维艰,后来在国民党政府湖南省军法处长马敬先生(马立安老先生的堂弟,同为衡东县德圳乡马家垅族人)的大力资助下,一切费用均由马敬先生负担,举家迁往衡山县城白石巷2号居住(此事一直铭心刻骨在马鹤凌先生的心中),才度过艰难。在城南完小毕业后,19352月至19401月就读于衡山岳云中学初45班,高23班。成绩优异,酷爱体育,曾担任岳云中学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长,先后在校、市运动会荣获1000米、4000米、5000米和400米赛跑4个单项第一名,在校期间参加了学运,奔号于抗日救国,矢志于献身治国。马鹤凌原偏向数理化,决心学工科。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了孙中山理论体系专着,于是改变了他的一生,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1941年考入国民党重庆南温泉中央政治大学第十一期学习,政大毕业前夕,师友期许相殷,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人”的号召从军。

1948年到台湾,1949年又携妻女赴香港接老母亲,在港曾短暂居住,马英九即在此期间于19507月在香港出生。1951年举家再去台湾。投艰赴台,致力聚训,乐事中兴。早年曾当过蒋介石的侍卫官,后来在蒋经国的救国团任职。先后任国民党阴明山党部书记,国民党台北市党部第2组、第3组组长,国民党公路党部设计委员,中央委员会秘书处秘书,国民党知识青年党部书记长,台湾当局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第四组主任等职位, 培养教育出了许多优秀青年学子。19815月至19864月任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副主任委员。1986年任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在台湾政界任职40余年,于1992年退休。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组织中华四海同心会,幷担任主任委员。还担任过台湾国际工商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退休后,专门从事民间工作,联系海内外志士学人,筹建了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马鹤凌任创会主席。并先后在台北、美国芝加哥、旧金山等地召开了五届世界和平大会。其主旨是“谋求世界永久和平与人类真正幸福”。以反台独,促进海峡两岸通力合作、和平统一。作为大会论证的主要内涵。并指出:“中华文化高深,种族优秀,人口众多,21世纪必为华人拨乱开平世纪。”为弘扬、传承中华文化效力。

马鹤凌先生,他为人精勤奋进,刚直不阿,一生经历坎坷。在1941年考入重庆政治大学学习期间,结识秦厚修女士,偕为莲理,相濡以沫。育有41男,女孩子均定居美国。儿子马英九,1950713日出生于香港,一年后合家迁往台湾。马鹤凌常以曾国藩的“惟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掘能胜天下之至巧”来训勉儿子,要将儿子培养教育成为弘毅之士。促其儿子马英九连续两届竞选台北市长、20057月当选为国民党主席、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成功。他还经常对儿女描述故乡情景:“故乡在湘江边,上望石湾,下望朱亭,湘水荡漾,碧波涟漪。旧居在湘江岸畔,像一只雄鹰匍匐岸边,展翅欲飞”。以眷恋故乡情怀。马英九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的那幅字: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鹤凌将这句话作为祖训,以此来教育子女。而马英九也时常以此来激励自己。马鹤凌生前时时以明强诚正,孝友贤良提醒自己,并以这8个字对子女和孙辈进行人格教育。

19955月,应重庆政治大学第十一期校友会的邀请,偕夫人、女儿、女婿一行参加大学毕业50周年金庆联谊活动,分别到南京、上海、杭州、重庆、长沙等地,联络了许多亲朋好友共叙别情。到长沙后,分别邀见了衡东县时任县政协副主席刘晓琴及台联会长刘纯一等人。并在台湾写下了“阔别家乡四十年,乍看录影七情煎。独儿卓立谁呵护,节妇余生谁爱伶。庐墨已为衰草蚀,江乡抒共生槐眠。临安未许歌归去,老泪纵横感万千”的诗。以怀念故乡的殷殷之情。马鹤凌一生对诗词书画颇有研究,创作诗词一千多首,与海内外诗友瑶草惠赐,交往甚密。享誉台、港、澳及泰国、新加坡等地。为纪念在岳云读书的体育主任杨一南先生,倡导、弘扬体育之完美教育,设立旅居台湾学生基金会,分四次捐赠奖学金1万美元。并在岳云母校设立何炳麟奖学基金,联络部分旅台校友,寄来数百万台币,以振兴校誉、嘉惠青年学子。马鹤凌先生学养深厚,于诗词、书法均有造诣。善于演讲,口若悬河。喜爱撰写旧体诗词联语。他身在台湾,心系华夏,近几年来,与大陆诗人酬唱赠答,频有交往,

    马鹤凌先生生前与衡东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已故院长秦孝仪先生的关系非常密切,俩人同为国民党的元老,同在蒋介石身边共事,又是同乡,两家亲密无间,由于马鹤凌先生的夫人名叫秦厚修与秦孝仪同姓,所以马家孩子们从小都尊称秦孝仪先生为娘舅。马鹤凌先生生前与衡东县侨联、海外联谊会交往频繁,来往甚密,书信交流10多年未间断,他的恋乡情结溢于言表,并亲自修改由衡东县史志办寄去的马英九简历,回赠马英九竞选国民党主席成功的选票及有关资料。同年111日凌晨,马鹤凌先生在台北病逝,享年86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