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营商动态

衡东“流动供销”惠民生 今年上半年,衡东县供销社帮助农户销售黄贡椒、葡萄、贵妃鸡等农副土特产品逾200万元

来源:衡东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5-10-10

 衡东县新塘镇潭泊村柑橘种植大户周文峰家的柑橘园急需追肥。老周随手点击衡东“供销帮农”手机APP电商平台,购买1吨复合肥料、4件除草剂,在线支付5800元货款。没过多久,新塘镇供销惠农综合服务中心销售人员,开着物流配送车,把肥料、除草剂送到柑橘园。

“今年8月至年底,衡东县将在南湾乡桃源村、江东村和蓬源镇长冲村、冲排村开展试点,打造示范网点。”今天,衡东县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2026年至2027年,全县将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贯通,村、组、户三级直配的服务网络,提升农产品商品转化率。

衡东县聚焦偏远山区、边缘界区和交通盲区(简称“三区”)群众公共服务短板和需求,破解生活物资“买卖难”、农副产品“变现难”、农化服务“到户难”、废旧资源“处置难”等问题,推进“流动供销”,构建“山货出山”与“服务进村”的双向畅通。

衡东县依托供销系统省、市、县三级生活物资渠道,通过流动服务和订单预约等,定期为“三区”配送粮油、调味品、日用品等必需物资,畅通日用品下乡。以衡东土菜食材供应链为依托,发挥县供销农产品公司的枢纽作用,积极对接农贸市场、批发商、餐馆、食堂及社区商圈,构建“一链多点”的农产品销售体系。整合各级电商平台和“832”“巧供销”等资源,培训从业人员开展直播带货和线上营销,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今年上半年,衡东县供销社帮助农户销售黄贡椒、葡萄、贵妃鸡等农副土特产品逾200万元,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4000吨,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100万元以上。

向“垃圾围城”宣战,加快推进全县人居环境整治。衡东县建立城乡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县里按照‘政府推动,供销主导、普及推广、全域覆盖’的思路,依托供销社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体系,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一村一站一员’模式。”县供销社负责人说,提高了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整体水平。

衡东县供销社选择洣水镇金峨村等7个村1个社区,作为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试点村(社区),在各村(社区)各建1个再生资源回收站,负责收集全村(社区)可回收垃圾。金峨村垃圾分类试点运行一年来,减少填埋垃圾35%以上。

“截至8月底,全县累计回收各类废旧物资400吨,节省垃圾转运费16万元,往县城转运垃圾减量35%以上。”衡东县供销社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该县实现了垃圾分类从业人员增收、投入产出划算、生活环境变优的“三赢”局面。

衡东县供销社还与邮政、快递、物流等企业合作,完善服务网络。加强与县交通运输部门联动,深度融合“2025年农村客货邮政和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民生项目,推动网点共建,资源共享。依托县、乡、村三级联通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打造“三区”村、组、户三级直配直销的“流动供销”物流体系。

“过去,快递只能到镇里,要骑半个小时电动车才能取到,来回得一个小时。现在很方便,在村里就能取货。”吴集镇莫园村地处大山深处,村党总支书记段凯说,快递进村之前,取件难、收件慢,村民非必要不网购。现在小到一双鞋袜、手套,大到种子、家电,都可以通过网购直接寄到家门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