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 衡东县编办

中共衡东县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中共衡东县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5-03-31

  • 索引号:00000000/2025-2025193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年  度:2024
  • 事业单位名称:中共衡东县委党史研究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445612982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中共衡东县委党史研究室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中共衡东县委党史研究室(衡东县地方志编纂室)

宗旨和

业务范围

编史修志。

    

衡东县洣水镇衡东大道178号

法定代表人

陈钰

开办资金

3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中共衡东县委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1

30.7

网上名称

中共衡东县委党史研究室(衡东县地方志编纂室).政务

从业人数

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政府,按照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其他法律规章的行为。 二、按照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如下: (一)县志编纂工作。县委党史研究室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史部门留史存实、服务大局这一职责使命,深入推进《衡东县志(1990-2023)》编纂工作。年初,研究制定县志工作全年的计划和目标,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交流情况,研讨问题,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全面部署,责任到人,全力推进。2月底,收集齐全县各乡镇、单位的县志初稿。3月1日,召开县志编辑部工作会议,对志稿编辑工作作精心安排,将县志27个篇目分给5组,明确责任到组到人。3月20日,省地方志编纂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彭楚筠,市地方志编纂室主任张永英一行来衡东调研第二轮修志工作,对衡东重启县志编修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县志编纂工作提出中肯的意见和要求。3月27日,根据省地方志编纂院的指导意见,扩大了衡东地方志专家团队,特邀6位工作经验丰富、文字综合能力强、熟悉衡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县级领导加入,充实县志编辑部队伍。5月15日,邀请市地方志编纂室副主任肖泓、方志科负责人王郁翩翩来衡东作业务辅导,对编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释疑答惑。6月底完成县志初稿修改工作。7-8月份县志编辑部专家组交替看稿,并召开了《衡东县志(1990-2023)》县级专家评审会。9-10月将县志初稿送交市地方志编纂室、省地方志编纂院和各县市区地方志编纂室评审。12月19日召开省级评审会,得到省市县领导高度评价。 (二)年鉴出版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领导批示交办事项,严格安排、部署、推进《衡东年鉴》2023卷和《衡东年鉴》2024卷的编纂工作。通过创新资料征集方式、加强单位沟通协作、建立健全年鉴工作机制,提高了年鉴编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衡东年鉴》2023卷和《衡东年鉴》2024卷均已编辑修改完毕,交付湖南地图出版社审阅印刷出版。 (三)创新性开展党史宣教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保护、挖掘、运用衡东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衡东的红色文化“活起来”:推动罗荣桓故居纪念馆成功申报第二批省、市级党史教育基地,与文冲完全小学联合承办“红色传承 国防之光”音乐国防课送教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江山御景小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赠送红色故事书籍。同时,积极加强党史教育与地方志的深度融合,推出彭浚状元袋等文创产品。 (四)《衡东皮影戏》编辑出版。充分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具有衡东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皮影戏。自2018年启动《衡东皮影戏》编纂工作,深入挖掘衡东县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经典作品、表演技巧、艺术特色等内容,于2022年形成初稿。经过两年的修改打磨,前后历经6年时间编纂形成样书,8月份,组织召开了《衡东县皮影戏》稿评审会,交付出版社审阅印刷出版。 (五)完成和参与上级史志部门工作任务、会议和活动。完成第二批湖南省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报送、湖南党史陈列馆衡东英雄烈士资料上报、两轮修志以来公开出版的各类地方志成果书目报送、《中共湖南省委工作纪事》《湖南年鉴》《中共衡阳市委执政纪事》《衡阳年鉴》等省市书籍衡东篇撰稿等工作任务,组织人员参与《耒阳年鉴》《常宁年鉴》《衡阳县年鉴》《衡山年鉴》《南岳年鉴》等书的评审并给出审稿意见,参加了全市党史工作会议、市委与上海交大共同举办的“校地合作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研讨会、《珠晖区志》评审会、《衡阳年鉴》评审会、全省党史干部培训班、贯彻落实全省党史干部培训会议成果翻转会、衡阳市党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党史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等会议,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湖南省地方志工作办法》,参与第九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的线上学习培训。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度编纂出版《衡东年鉴(2023)》《衡东年鉴(2024)》1000册,100%覆盖全县各乡镇、机关单位及图书馆。编纂《衡东县志(1990-2023)》,收集整理1990-2023年衡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史实资料,填补了1990-2023年重要历史数据的空白,为政府制定规划提供了数据和史实支撑。无偿向社区居民赠送衡东史志书籍100余份,提高了人民群众对衡东地方史志工作的认识度。通过年鉴、县志编纂,不仅实现了历史文化的系统性留存,更通过数据赋能、教育合作和公众互动,将“故纸堆”转化为服务社会发展的“活资源”。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2024年,县委党史研究室一班人紧密团结,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县志、年鉴编修工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还存在党史宣教工作形式单一、成果不丰富,全办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困难和问题。202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党史研究室将进一步抓好县志编纂修改,尽早启动《衡东年鉴》2025卷编纂工作,用活用好衡东红色资源,拓宽史志宣教途径,持续推动衡东党史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更高的站位聚焦主责主业。新时代赋予了史志部门新的使命任务,既要留存史实,也要服务大局;既要征集研究,也要宣传弘扬,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一是有序推进县志工作。精心筹备省级评审会,深入细致做好活动组织、后勤保障、生活服务等工作;根据省、市及各县市区专家提出的评审意见,成立县志编纂工作专班加以修改;根据县委相关任免文件,逐一核对领导名录;严格规范图文资料要求,收集补充完善资料,进一步提升《衡东县志(1990-2023)》质量。二是高标准完成年鉴工作。树立“精品意识”,发扬“工匠精神”,严格落实“公开出版,一年一鉴”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拓宽资料征集视野,规范资料收集格式,扩充资料表现形式,优化年鉴工作方案,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衡东年鉴》2025卷编纂工作。三是启动衡东党史三卷资料收集工作。发挥老干部余热,以口述史、回忆录等形式收集整理衡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史实资料,2025年编纂新一期《衡东史志资料》,为衡东党史三卷收集资料。 (二)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党史宣传教育。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具有重大意义。它需要具备扎实党史知识储备干部的精耕细作,也需要学习掌握党史宣传教育的科学方法,学习借鉴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的先进理念。一是创新手段。充分保护、充分挖掘、充分运用好衡东的红色资源,注重“短平快”创造,以微党课、红色短视频等新载体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见地的党史成果。二是加强沟通。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意识,加强“横向协同”,深化与各单位部门及红色场馆的交流协作,力争在做优内容的同时,让党史宣教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传播出去。三是注重效果。要将党史宣教工作融入县内重大主题宣传,做好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党史事件纪念宣传工作,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用好县融媒体农家书屋、职工书屋,利用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党史教育,增加受众群体。 (三)以更强的抓手汇聚人才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要求:“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原则,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一是加强党史和地方志业务学习。县委党史研究室一班人将不断加强史志业务学习,争取班子成员成为专家学者,一般干部成为行家里手。二是加强年鉴编纂业务培训。2025年,举办一期全县年鉴编纂业务培训班,邀请市地方志编纂室领导和专家为全县各单位年鉴撰稿人员授课,提高年鉴撰稿能力。三是打造史志专家人才库队伍。以县委党史联络组这个平台为依托,吸纳社会上热衷、擅长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同志,建成一支具有相当数量、一定质量的专家人才库队伍,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社会专业力量的支撑。 五、事业单位办企业情况。我单位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4年度衡阳市地方志系统先进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