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救助站 发布时间:2025-03-3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58703724X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衡东县救助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衡东县救助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收容救助社会上的流浪乞讨人员 | |||
住 所 | 衡东县吴集镇五里坪村 | |||
法定代表人 | 稂科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衡东县民政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 | 1 | |||
网上名称 | 衡东县救助站.公益 | 从业人数 | 1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我站在县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细则》(民政部令第649号),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对流浪在我县的乞讨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为其寻找家人,得到了人民群众和受助对象的广泛赞誉,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1、我站共接待和救助流动人员72余人次,街道巡逻150余次、寻亲成功 17人,护送返乡23余次。使每位受助人员都能得到妥善救助和安置,救助率达到100%,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 2、开展救助开放日活动。全国第十二个救助开放日以“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主题活动,我站通过“走出去”的形式,结合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及养老防诈骗集中宣传活动在文体广场开展救助“开放日”宣传活动,现场设置了活动简介、相关救助政策文件、救助流程等相关内容展架8个,全体干部职工现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600余份,并耐心为群众讲解救助管理政策、救助条件、救助程序等知识。通过“请进来”的形式,引导群众到站内参观,了解救助站工作成果,为救助工作建言献策,并通过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3、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成立了专项救助行动领导小组,由县民政局二级主任科员刘元秋同志任组长,县救助站站长稂科同志任副组长,县救助站所有工作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每天重点加强对市内繁华区域、公园、涵洞、菜场、城乡结合部等易出现流浪乞讨人员地方的巡查和救助力度,劝导、引导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站避暑,对不愿入站接受救助的且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发放必要的防暑降温药品、防疫物资、衣物、矿泉水、食品等物资,并留下联系方式,对愿意返乡的流浪乞讨人员,当即接回站内救助,并为其购买车票或护送其返乡。专项行动以来我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8余人次。发放食品3件、衣物15余套。全年夜间巡逻150余次,专项行动街道巡逻50余次。 4、加强防范,保障站内各项工作安全有序。我站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是抓好安全工作的教育落实。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强化安全意识,聘请专家对全站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二是抓好进站求助人员的安全检查。严格求助人员入站管理手续,严禁违禁物品带入救助区域,防患于未然,保证公共安全;三是抓好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把食物采购关、进口关,保证食物安全,并尽量保证营养、健康,使食堂管理进一步规范,确保安全运转。四是完善消防配套设施。加装烟感报警系统、喷淋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广播系统等。 5、做好救助站专项检查整改工作。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我站对标对表,进行全方位的自查自纠,对自查自纠、上级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6、本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工作。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对符合条件住院的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费、医疗费进行核报。 7、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改造项目。对现有衡东县救助站二楼、三楼改造为衡东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面积约1200平方米,设置床位50张,内设社会工作室、活动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观察室、餐厅等功能室,打造成为一个集救助帮扶、统筹协调、服务转介、监护指导、社会组织培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常态化综合性关爱保护服务。 8、我单位不存在办企业情况 二、2025年工作规划 1、提升救助站站内照料服务水平,以“站内托养为常态、站外托养为列外”的原则,根据救肋人员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照料服务。 2、加强我站全体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3、做好本地严重症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其间的生活费和“三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核报工作。 4、提升救助站全体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加快适应新形势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邀请市救助站专家对我站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到兄弟县市区交流学习。 5、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安排工作人员加强对城区范围内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对愿意进站接受救助的及时带回站内救助,对不愿意进站的发放生活物品,告知救助热线。 6、多元化开展“救助开放日”宣传活动。做好宣传资料,展现近几年救助、寻亲成果和站内托养动态。安排工作人员上街发放救助资料。 7、加强站内安全生产工作,组织站内工作人员完善、熟悉各类应急预案,确保方案可行性。邀请相关专家对站内安全全方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