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 衡东县编办

衡东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来源:衡东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2025-03-31

  • 索引号:00000000/2025-20251557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年  度:2024
  • 事业单位名称:衡东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MB1F59905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衡东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衡东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衡东县交通东路255号

法定代表人

廖衡兵

开办资金

17.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衡东县交通运输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51

51.38

网上名称

衡东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6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8月19日变更法定代表人。

2024年,大队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明确目标,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积极担当作为。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围绕行政执法、安全保障、队伍建设等核心任务,全力提升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群众便捷出行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运输执法,净化市场秩序。大队持续推进超限运输治理、非法营运整治和路域环境管理,全年查处案件353件,移交法院强制执行7件,收缴处罚金额132.69万元,路赔金额42.1905万元,全年收缴款项174.88万元,所有行政处罚实现“一案一卷”,未引发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和申诉控告。 (二)聚焦安全监管,整治隐患风险。大队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底线工作,全年路警联合执法52次、查处违法行为3起,与其他部门联合执法18次、整改安全隐患6起,开展访企赋码执法检查78次,落实上级交办62起;组织各类专题培训9次,覆盖交通执法、油罐车运输、城镇燃气运输、水上交通等专项内容。 (三)加强路域治理,改善路容路貌。大队在今年的路域环境治理中,严格落实“公路人人护、路畅心舒畅”的工作要求,开展路域环境整治120次,查处违法行为2起,处罚1.1万元,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3份,整改非公路标志15处,省厅交办2处非标均整改销号到位。 (四)推进科技治超,提升执法效率。我县共有5套非现场执法不停车检测点,全年非现场立案205起,复核41起,结案88起,处罚11.46万元,抄告逾期未处理超限超载车辆310辆;源头企业立案10起,处罚15.21万元。通过非现场执法,超限超载率明显下降,道路运输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五)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在各项工作任务开展的同时,坚持每周一大队周例会开展不放松,及时汇总上周工作落实情况,同时就工作执法中发现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相互交流、探讨,积极调整,制定工作措施。并对所有行政处罚3000元以上及典型复杂案件进行集体“案审”,以案代学,推动落实依法履职新气象。通过严格管理和实干精神,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六)突破执法短板,提升综合能力。大队充分认识综合执法中综合的重要意义,认清全面加强交通运输全行业执法的必然趋势,对以前执法的薄弱环节进行全面突破。一是全面加强水上交通执法,全年监督船舶957次,查处违法行为9起,处罚3.45万元;二是落实“行刑衔接”,将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列为重点,移交公安案件1起,移送法院强制执行7件;三是持续推进“打非治违”,全年查处违法行为122起,处罚52.53万元,其中“两客一危”11起(处罚2万元)、非法营运73起(处罚31.7万元)、其他营运车辆违法违规18起(处罚6.09万元)、维修企业4起(处罚1.2万元)、非法改拼装15起(处罚9.9万元)、其他违法行为1起(处罚1.64万元),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46份,有效地维护道路运输市场良好秩序;四是部门协作,货物溯源,对超载车辆的矿产货物合法性进行源头追溯,对无来源手续的矿产全部卸载并移交自然资源部门处理,此做法获上级肯定,通过部门协作保障货物合法性,维护市场秩序,潭泊治超站全年卸载货物1105.04吨。 事业单位办企业情况: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有效期2024年8月19日至2029年8月18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绩效 优秀,无诉讼投诉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