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 衡东县编办

衡东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来源:衡东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发布时间:2025-03-31

  • 索引号:00000000/2025-20251547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年  度:2024
  • 事业单位名称:衡东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MB1C70765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衡东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衡东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建筑市场事务性工作。

    

衡东县洣水镇衡岳北路181号

法定代表人

颜中华

开办资金

247.9(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衡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3

247.9

网上名称

衡东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公益

从业人数

4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进行了开办资金的变更登记。

我站属县住建局下属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19年,县建筑管理站、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行政职能划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整合相关公益服务职能,组建衡东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负责全县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建筑市场事务性工作,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成效荣誉 (一)优化营商环境保增长。一是建筑业产值增长。1-4季度我县建筑业总产值36.64亿元,同比增长12.01%,高于全市整体水平。二是“四上”企业新增。成功完成两家“四上”建筑企业入库任务,分别为湖南长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湖南昂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衡阳市的增速排名中位列第一,目前我县“四上”建筑企业共27家,为本地建筑行业的规模扩张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三是“双随机、一公开” 资质动态核查圆满完成。6月开展的衡东县建筑业企业、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双随机、一公开” 资质动态核查工作中,共核查持有施工企业三级资质证书申请换领相同专业二级资质证书的企业13家,持有工程监理乙级资质证书换领相应专业等级资质证书的企业1家,且所有被核查企业均符合资质标准要求。此次核查进一步强化了对建筑企业资质的管理,保证了建筑市场主体的资质合规性,提升了行业整体的专业素质与服务水平。 (二)抓日常工作促发展。一是严格落实监管职责。目前我站监督在建项目29个,其中房建项目19个,监督面积35.93万㎡;市政项目10个,工程总造价46983.43万元。2024年共计办理施工许可证及质量安全监督手续47个,其中市政工程19个,房屋建筑工程28个,报建面积43.72万㎡,报建工程总造价314271.2万元;共计办理竣工验收项目30个,其中,房屋建筑工程项目23个,市政工程项目7个,房屋建筑工程验收面积达38.77万㎡,市政工程总造价达16807万元;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38个,建筑面积49.18万平方米,其中市政工程7个,工程造价4612.51万元;组织节能分部验收项目23个,下达整改通知书6份。为实现居民自建房长效监管,我站出台了《关于加强限额以上居民自建房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对居民自建房实行分乡镇、分片区督导,筑牢居民自建房“安全墙”;二是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一季度共组织检查考评项目共9个,其中考评优良项目3个,优良率33.3%;二季度组织检查考评19个项目,其中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优良项目6个,优良率31.6%;三季度组织考评项目14个,考评优良项目8个,优良率57.1%;四季度组织考评项目34个,考评优良项目21个,优良率61.7%。通过考评优良工地示范引领,培育了一批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地,同时也鼓励了各企业创优争先,加强施工管控,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三)抓安全生产守底线。一是强化隐患排查工作。今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第一年,我站编制了《衡东县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以及落实措施,强化“点位工作法”,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对建筑施工领域开展“起底式”隐患大排查,严格落实“三查一曝光”,累计排查质量隐患837条,下发质量整改通知书242份;排查安全隐患1438条,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318份;下发停工通知书31份;警告约谈29人次。二是积极开展行业“安全生产”暨防灾防损活动。组织“安全生产集中宣传月”“防灾减灾日”“绿色转型、节能攻坚”等专题宣讲活动3场次,“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应急演练活动1次,参与人员100余人,发放安全普法手册等资料1000余份,全面提升广大群众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7月24日,组织全县建筑施工从业人员200余人赴株洲质量安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操作竞赛暨质量安全培训活动,实操部分涵盖钢筋工程、砌体装饰工程、钢管扣件式支模架及脚手架、临时用电等14个模块,切实提高了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八五”普法为引领印制《建设工程普法宣传册》600余份发放至工程建设五方责任主体单位、在建项目部,大力宣传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参建方遵纪守法意识;组织各公司、各项目张挂安全警示标语、横幅100余幅,并对建筑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理论技能培训,增强了施工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能力。三是积极观摩学习。我们先后组织各企业、项目赴衡阳市等地观摩工地,学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验,优秀的施工经验,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有效提升了我站监督人员监督管理水平。四是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8月开展的衡东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工作,共核查企业人员 300 余人。通过严格的核查程序,有效打击了安全生产资格证书造假行为,净化了建筑行业从业环境,提高了企业及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合规意识,从源头上降低了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抓风险防范保稳定。我站持续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制定了《关于开展“非法违法治理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打非治违”网格化巡查工作的通知》,建立“打非治违”工作机制,组建了辖区网格化巡查队伍,全县划分为三个网格单元,设联络员1名,网格员6名。要求网格员对辖区内的项目每月至少巡查2次,及时发现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深入推进“打非治违”工作。全年对未报先建、违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12起,结案7起,处罚到位金额86.59万元;对自建房合法合规性问题整治中处罚13起,处罚到位金额132419.7元;上报不良行为2人次;警告处罚26起;下达停工通知11份;今年共开展起重机械设备专项安全检查4次,共检查起重机械设备104台次,其中塔式起重机46台次,施工升降机25台次,物料提升机22台次,吊篮4台次,检测附着式爬升脚手架7台次,机位320个,共下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55份,停用整改起重机械设备15台;开展检测市场监督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监督检测项目35个,下达整改通知书25份,查找问题77条并已整改到位;严厉打击非法混凝土搅拌站,共查处11家非法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强制停电11家。通过“非法违法治理年”等行动,今年我县建筑领域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以上事故,死亡率为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2024年,在质安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可圈可点。监督规范化考核处于前列,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上半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中被评为衡阳市唯一的优秀单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程参建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压实还不到位。一是建设单位未充分落实质量安全首要责任,未有效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二是企业未严格落实企业、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未将各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和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每位一线作业人员、每个岗位,实施穿透式管控。 (二)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对于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工程质量手册落实不到位,分户验收流于形式。少数建设单位追求“高周转”模式,重进度轻质量,为了尽早取得预售证,往往会压缩工期,由于计划不周详,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造成渗水漏水、空鼓、开裂等工程质量问题。抽查时制度完善,检查表中样样都合格,户户都合格,100%一次性通过验收。交房后业主的投诉便来临,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落实分户验收制度。 (三)建筑企业发展不均衡。虽然在“四上”建筑企业培育入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建筑企业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资金实力和市场拓展方面相对薄弱,与大型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可能影响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协同发展和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四)农村自建房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农村自建房未批先建、私自改扩建、改用途的现象屡禁不止。一是农民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足,导致农民对建房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到位,对自建房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二是受传统意识和习惯的影响,农民难以接受相关监管要求。加上乡村地域范围广,监管人员力量和专项经费不足,致使农村自建房监管存在一定的“真空”;三是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不完善;四是平台建设、部门协调配合不通畅。 (五)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建设难以继续畅通。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作为我站提升工地管理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已于2021年顺利完成安装并投入试运行。该平台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旨在实现工地的全面、实时监管。为确保平台建设的顺利运行,我站与银行、设备供应商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协议总费用为149万元,由银行投资建设。由于取消了安全文明措施费和四方监管,银行不予投资,导致平台建设资金紧缺,影响正常运行。目前我站筹措资金存在困难,149万元尚未支付,平台运营维护无法进行,且面临被设备供应商起诉的风险。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抓排查,消隐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深入开展建筑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促进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建设各方主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有关单位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消除施工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抓扬尘、强治理,全面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一是督促各在建项目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贯彻执行建筑扬尘治理工作“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的既定方针,确保扬尘防治方案和措施的全面落实;二是以创建省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扬尘治理标准,突出在建工地围挡、裸露覆盖、车辆冲洗、净车出场、密闭运输等重点环节,加大混凝土搅拌综合整治力度,推进建筑行业绿色发展;三是以资质管理和联合惩戒为抓手,加大对扬尘污染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及时监管、及时记录、及时上报,严厉打击建筑扬尘防治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完善激励机制,规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逐步解决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推广标准化施工图集,提高施工标准,以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引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三)优服务、强保障,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我站将继续加大 “四上” 建筑企业培育力度,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培育发展 “四上” 建筑企业1家,为建筑行业持续注入新鲜血液。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与项目各参建主体积极沟通,推动政策落地,帮助企业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靠前服务,实时跟进项目进展,助力项目快速落地,按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快捷键”,为建立规范、开放、有活力的建筑市场贡献质安力量。 (四)抓学习、强队伍,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一是加强施工现场农民工培训教育。利用工地宣传栏、警示教育栏等对广大一线农民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等知识培训教育。二是加强监理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加大工程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监理责任力度,组织工程监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实行监理人员安全资格持证上岗管理制度。三是加强自身力量的建设。加强安全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安全监管整体水平。四是加强横向联系,认真学习周边市、县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培训深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优化监管人员结构,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 (五)零容忍、严执法,强化打非治违力度。对房屋建筑市场领域违法违规现象加大排查力度,严厉查处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未竣工验收擅自投入使用、关键岗位人员不到岗履职等行为,严格规范建筑市场,确保我县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