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 衡东县编办

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来源: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29

  • 索引号:00000000/2024-85075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430424682801031G
  • 年  度:2023
  • 事业单位名称: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682801031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技术性、事务性的工作。

    

衡东县洣水镇丽都东路9号1栋

法定代表人

李建忠

开办资金

28.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衡东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9

7.1

网上名称

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202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出发点,以推广新型实用农业技术为重点,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得到了省市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2023年被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评为“农技推广先进单位”,2019-2023年基层农技补助项目省级评审被评为优秀单位。为我县的农业生产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为引领,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圆满完成了主题教育任务和目标。党建工作和五星支部复核,得到了县直机关工委的充分肯定。狠抓体系和队伍建设,以“清廉衡东”、“清廉机关”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整肃,加强业务和技能提升,全体干部职工面目一新,空前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联党建,逢先必争,逢旗必夺,中心各项工作得到了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的充分肯定。 二、以业绩为动向,切实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以点带面,加强新技术(模式)示范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即是技术工作,更是服务工作,既要做给农民看,更要带着农民干。今年我们聚焦水稻、油菜等主导产业,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开展水稻和油菜品种试验示范。在白莲镇谭家桥村开展了14个早稻品种、9个再生稻品种和36个晚稻品种的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展示。在洣水、杨桥等9个乡镇布置了15个点,开展了118个水稻品种、18个油菜品种的大田安全跟踪评价。在杨桥、白莲等乡镇开展17个油菜品种的对比试验和示范。二是开展肥料和农药试验。完成了省土肥站安排的8个田间肥效试验;开展了二化螟防治药剂对比药效筛选等6个药剂试验。三是推广新技术和新模式。为提升大豆产能,在甘溪、吴集等乡镇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县培育示范主体17个,示范种植面积1998亩。在白莲镇创建“再生稻+油菜”绿色高效技术示范基地和“揭榜挂帅”稻再油1000亩示范片,头季加再生季产量达966.1公斤/亩,再生季最好产量达288.4公斤/亩。在大浦、杨桥等乡镇选定6个生育期短的优质油菜品种,示范推广“再生稻+油菜”技术模式,创办示范片5个,示范面积500多亩,目前油菜长势良好。在荣桓镇南湾村建设稻油轮作“三化技术”示范基地,示范片油菜产量达166.21公斤/亩。在甘溪镇石岗村重金属污染区探索性的开展百亩棉花示范;在甘溪镇果乐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技术集成,今年葡萄产量每亩提高100公斤左右,品质也有较大提升。 通过试验示范的筛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多措并举,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化肥减量方面:一是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在全县17乡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126.27万亩,实现县域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技术覆盖率91%以上。在全县开展了114户农户施肥定点监测调查和257户化肥施用量调查,将近三年取土化验、农户施肥调查、田间试验示范等数据911条,及时录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指导种田大户安装使用田间道手机配方施肥软件,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二是大力发展绿肥生产。在全县推广种植绿肥面积5.12万亩,创建绿肥示范片7个,绿肥种植示范区每亩平均鲜草还田量达到1500公斤以上,示范区化肥用量比上年减少15%以上。三是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2023年利用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粪肥就地、就近还田,粪肥还田面积10.91万亩,施用粪肥数量8.54万吨,重点在霞流、荣桓、三樟、大浦等乡镇。创建水稻、油菜、葡萄等4个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片,示范面积2万余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58%,实现化肥减量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双目标,带动全县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四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蔬菜、果茶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全县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0.79万亩。通过示范,平均每亩可节肥10公斤,节约用水25方。五是推广机械精量施肥技术。今年主要在水稻和油菜等作物上推广机械深施肥面积40.3万亩。在霞流5个村创建2023年双季稻轮作暨粮油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片1个,示范面积1.2万亩。通过机械精量施肥,减少化肥流失,肥料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六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在全县推广秸秆还田面积81.4万亩,农作物秸秆还田总量31.08万吨,秸秆还田率达到85%以上。 农药减量:一是准确监测预警,科学指导防治。全年共计发布《病虫情报》12期,预报准备率都在95%以上,在二化螟重发和草地贪夜蛾不断迁入的情况下,及时预警,通过指导农户精准适期、安全合理施药,切实提高了防治效果,保障了农药减量控害;二是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率。全年统防统治服务面积56.69万亩,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36.36万亩,统防统治覆盖率46.09%,比去年高1.005%;三是开展绿色防控,实现提质增效。2023年全县绿色防控面积58.58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48.05%,统防统治面积250余万亩次,全年共创建绿色防控示范片11个,其中水稻绿色防控示范片9个、柑橘绿色防控示范片1个,茶叶绿色防控示范片1个。 通过以上各种技术措施的示范推广和落实落地,实现了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减少,落实“藏粮于技”,为我县农业生产丰收提供了保障,确保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3、全力以赴,确保农业生产稳面增产 今年粮食生产的总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8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我中心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选派技术骨干服务粮油生产工作。今年,我们选派20多个技术骨干采取包乡镇的形式,到田间地头,面对农户开展粮食、油菜等生产技术指导,从作物播种开始,到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进行全程服务。共计采购发放早稻种子35万斤,晚稻种子21万斤,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作物,及时印发各类技术资料30000多份,解决了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农户增产增收,确实稳定了双季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二是加强了对特色水果和蔬菜的技术指导。及时了解蔬菜生产动态,举办了多期蔬菜和水果生产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培训农户1500余人次;强化对果茶质量的监管,大力推广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三是开展种子市场监管、植物检疫。开展了春、秋两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检查门店146家,抽样58个,转基因送样检测14个,政府采购种子抽样送检27个;农作物种子经营网上备案实现零的突破,对6个批次8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生产备案,分别于7月和10月开展了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专项检查,抽样检测真实性穗样8个,种子样8个。设立柑橘木虱观测点5个,3批次取样70多个柑橘嫩叶和木虱样品送检化验,均未检出柑橘黄龙病病毒;加强对制种基地检疫,依法出具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证书。 通过全体努力,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78万亩,比上年增0.7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也有小幅增长,油菜扩面1.5万亩实现了粮食、蔬菜、油料等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切实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4、加强体系建设,力促服务能力提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县的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素质。11月底,我们组织60名在编在岗的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开展能力提升培训,通过3天的系统培训,切实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选聘了52名技术指导员,遴选培育了168名科技示范主体并集中培训2天。推荐4名农技人员赴省级专业院校参加了学历提升。二是搞好队伍传帮带,增强服务本领。9月份,协助完成第二批13名农技特岗生毕业报到就业,10月份,招考新进的1名同志也被安排到位,针对新进人员,我们安排了专人进行一对一帮带,确保新进人员能最快进入状态。三是深入田间地头,提升服务技能。今年我中心共计开展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的培训30场次,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组织观摩9次,观摩人员700多人。通过观摩培训,有力推动绿色高效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 三、存在问题和明年打算 1、存在问题 工作量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较单薄,队伍青黄不接,急需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项目工作完成后,经费难以保证及时到位。 2、明年打算 1、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局党组的安排部署,持续做好粮食生产、耕地抛荒、非农非粮化、粮食监测点、金龙矿业污染耕地修复等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日常督导。 2、加大对政府采购水稻和油菜品种的对比试验,为来年采购优质高产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3、继续开展水稻及油菜等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在荣桓镇南湾村创建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4、继续开展种业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对种子市场和种子生产的监管;二是对我县市场上销售的近5年来审定的水稻品种开展种性安全跟踪评价,对表现有严重缺陷的品种建议退出市场,确保我县粮食生产安全。 5、按照省厅要求,持续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在霞流镇宋桥村和平田村打造一个绿色防控和绿肥种植示范片。在白莲镇小初茶场创办一个800亩的茶叶绿色防控示范片。 6、按时完成省厅下达的项目工作。 7、金龙矿业污染耕地修复,明年要整合项目资金开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有效期:2022年4月15日-2027年4月15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19-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种植业)实施情况优秀,获奖时间:2023年12月;衡阳市2023年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获奖时间:2023年12月。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