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29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445613328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衡东县就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衡东县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实施城乡就业工作 统一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 按规定使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 组织就业创业培训 承担创业担保贷款 | |||
住 所 | 衡东县洣水镇永佳路 | |||
法定代表人 | 刘风波 | |||
开办资金 | 8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衡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0.05 | 51.51 | |||
网上名称 | 衡东县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2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今年来,中心始终秉承“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的工作理念,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把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重点群体帮扶,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全心全意做优重点民生实事,确保就业大局总体稳定。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夯实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先后印发了《衡东县促进就业十五条措施》《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乡村车间一次性创业补贴和稳岗补贴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我县小微企业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的通知》《关于开展重点就业群体一次性创业补贴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初创小微企业一次性开办费补贴、创业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工作的通知》等一揽子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力支持稳岗就业,形成了较为完善和配套的政策体系。2、搭建特色供需平台扩大就业。采用线上、线下现场等形式,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不断拓宽招聘和就业渠道,搭建优质、高效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线上推出本土“衡东智聘”网络招聘智慧服务平台,180余家企业通过该平台线上发布各类用工信息;线下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夏季广场夜市招聘会、百日千万专项招聘行动等系列特色招聘活动10余场,达成就业意向1457人。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解决“招工难”“就业难”两难问题。一方面组织企业参加了湖南工学院、衡阳技师学院等院校举办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引导用人单位“走出去”,缓解企业“招工难”,达成就业意向218人;另一方面对外“请进来”,通过到广东虎门大桥有限公司、广州如约出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实地考察调研交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600余个,推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缓解“就业难”问题。3、强化重点群体帮扶促进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分类帮扶、精准施策。一是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今年来,共开展就业援助帮扶高校毕业1376人,其中:部、省下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1234人,跟踪回访率100%,就业服务率100%,已就业1185人,就业率96.03%;人社部全国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跟踪服务142人,跟踪回访率100%,就业服务率100%,已实现就业138人,就业率95.95%;建立就业见习基地7家,吸纳就业见习人员89人。二是着力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登记管理。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帮扶台账,扎实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动态跟踪服务管理,对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帮扶227人,实现就业221人,就业比例97.35%;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三是着力抓好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加大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力度,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力争实现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和企业、合作社的多方共赢。截至目前,全县共认定49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2216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就业437人。4、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就业。结合市场需求和县域特色,多渠道线上、线下按需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强力推进“校企合作”,形成由县人社部门牵头协调、职业院校开展培训、企业组织职工参训的“政校企”三方联动培训机制“送教入企”,力促衡阳技师学院等院校与机油泵公司、朝阳泵业、和畅公司等企业实现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全力配合与支持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满足企业基层技术人才的培养、人才梯队及员工技能培训需求,为企业发展充电赋能。今年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286人次,其中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1729人,占比达52.6%,有力促进了稳岗就业。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落实政策稳就业、鼓励创业增就业、优化服务促就业,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