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 衡东县编办

衡东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来源:衡东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29

  • 索引号:00000000/2024-8501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445608190A
  • 年  度:2023
  • 事业单位名称:衡东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445608190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衡东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衡东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牧渔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牧渔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应用和推广

    

衡东县洣水镇衡岳北路42号

法定代表人

周树林

开办资金

141.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衡东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5.8

103.2

网上名称

衡东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一年来,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积极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为主要任务,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的方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发展举措,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业务工作 1.养殖业生产发展稳中向好 2023年全县生猪出栏77.78万头,全年生猪存栏53.26万头,母猪5.16万头,很好的完成生猪生产任务。牛存栏3.05万头,出栏0.75万头。羊存栏5.61万只,出栏7.23万只。家禽存栏565.92万羽,出栏768.21万羽。 2023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26381万吨,同比增长4.43%,水产养殖面积预计4835公顷,渔业产值预计82580万元。全县养殖业发展态势良好。 2.“智慧牧业”平台建设历史性突破 今年以来,我们实施“智慧牧业”平台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将养殖存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二期将存栏500-1000头的生猪养殖场纳入“智慧牧业”养殖视频监控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体系,实现数据集中、高效管理。智慧牧业平台的建设,可以将动物卫生监督、安全生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养殖行业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监管,打破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不能进场的壁垒,实现管理模式的突破。 3.生猪实现出口“零突破”。 衡东鑫邦牧业生猪活体出口港澳工作已于4月中旬启动,该项工作为我县生猪产业提质升级提供了新平台,对我县养殖业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衡阳市出口活猪数量名列全省第一。 4.扎实开展畜禽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 根据省厅相关文件要求,2023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确定供精单位为衡东县社华丰种公猪站和湖南湘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完成受配母猪2.58万胎次,供精约5.2万份,已申请结算补贴资金98万元。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补助项目将名优水产作为2023年养殖技术推广主导产业、细鳞斜頜鲴鱼养殖技术作为主推技术,根据公开竞聘、择优选用原则,确定了15人专家组成员名单,并从局机关和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选聘了22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养殖技术指导员,其中科技示范基地专职技术指导员2人,重点科技示范户专职技术指导员22人。在全县范围内建立1个养殖科技示范基地(衡东泽盛种养专业合作社),推广面积50亩,每亩投入高品质鱼种1500余尾,亩产商品鱼1000余斤,亩产值达到1万余元;培育20个科技示范户,并辐射带动农户270余名。 5.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是该项目实施的第三年,截至2023年11月底,已累计实现粪肥还田28.86万亩,其中水肥还田17.56万亩、堆肥还田8.86万亩、有机肥还田2.44万亩,累计减少化肥用量(折纯)5226吨,累计增施有机类肥料45.88万吨,累计节本增效达6361万元,共辐射带动全县9000余名养殖、种植户及相关农业从业人员增收,人均增收7000余元。项目实施以来,我县化肥减量效果良好、节本增效作用明显、面源污染防控可观,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至92.88%,全县养殖业环保投诉明显减少,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另今年9月我们在衡阳县参加全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竞赛,衡东县荣获优秀团队奖、优秀个人奖、优秀粪肥还田技术模式奖和优秀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机制奖四个奖项大满贯,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和赞许。 6.鱼类增殖人工放流工作助力绿色发展 禁捕退捕“渔政亮剑”2023集中行动暨湘江鱼类增殖人工放流活动于6月10日举行,县委书记谭建华、县委副书记、县长蒋崇华,县领导伍松、彭庆桃、向卫平和其他县直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共计80余人出席活动并共同将鱼苗投放到湘江中。本次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鱼苗300万尾,包括有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鲫鱼、细麟斜颌鲴和鲢鱼。投入放流资金15.10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5万元,社会投资0.105万元。此举既是完善水生态系统功能的精准举措,更是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支撑。 7.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步入正轨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今年9月在中心挂牌成立。成立以来,求实创新、科学谋划,强化监督职责、规范检疫程序,基本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其中,一是产地检疫完成“无纸化”。通过“牧运通”APP实现“手机申报、网上受理、现场出证、网上核销”的全链条畜禽检疫监管新模式。全县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录入基础信息共935户,养殖规模场446户、散养户489户。生猪产地检疫51.79万头,禽类203.39万羽。二是切实规范屠宰检疫程序。强调屠宰企业“严把三关,搞好四项登记”,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的规定;严格落实屠宰场“两项制度”,县动监所派出6名官方兽医驻场,开展屠宰检疫监管工作,定期对屠宰场进行了监督检查,全年共检疫生猪产品出证178.4万公斤,全力确保上市肉品安全放心;三是实现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明确专人对恒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集、转运监管,截至12月5日止共收集、转运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43114头,禽类50639羽,屠宰有害产品5904.7公斤;四是生猪调运环节监管严格。组织了乡镇官方兽医集中学习和培训,不得违规出具检疫证明,严格落实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制度,目前全县共备案畜禽运输车辆30台,备案运输主体26人,登记贩运主体197人;五是动物检疫证章标志和畜禽标识实现专人管理。确保专人保管,专库存放,专账登记,确保票证和畜禽标识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人。 二、党建引领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中心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5人,其中:男性15人,大专以上学历12人。2023年2月27日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完成了换届选举。周树林、李衡、胡滨当选为新一届支部委员,周树林同志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支部围绕“党建引领发展”的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坚持两手抓,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党支部坚持把“三会一课”、党的生活制度落到实处,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学习、有记录、有总结,使得支部党员组织观念强,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按月按标准交纳党费。 三、财务工作厉行节俭 秉着“过紧日子”的原则,严格按照东财行【2020】2号文件关于调整县辖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标准的通知执行,无超标、违纪违规情况出现。项目资金严格监管,对项目实施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进行审核、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拨付资金,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公开、公平制度,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拒绝滥用国家涉农专项资金,或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按照县财政和局党组的要求,认真及时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四、安全生产工作警钟长鸣 根据上级领导部门相关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一是全面排查整治。在全县范围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督促养殖企业完善粪污处理的安全生产设施,进一步推动农业畜牧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有限空间辨识排查工作,建立完善的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切实掌握危险有害因素。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全县大力开展畜牧养殖领域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相关责任部门要对本领域、本辖区内所有大型规模养殖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巡查,由于养殖场防疫特殊要求,不能进入生产养殖现场,要求该公司负责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杜绝安全隐患。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10月31日举办了养殖行业培训会,重点为大型养殖户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近期还将举行两次大型安全生产培训会议面向全县所有养殖从业人员,不论养殖规模大小,保证人员培训到位, 五、来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养殖业生产发展。规范养殖行为,完善养殖业发展体系,稳步提升畜禽水产品供应能力,提高畜禽良种化、养殖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坚持绿色引领和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生猪和其他畜禽水产品生产任务。 2.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以加强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科学管理,健全运行机制,着力构建高效统一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按产地检疫申报点和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中心数量等工作量,合理配备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充实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力量。 3.继续做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根据省厅要求继续做好项目实施,试行整县推进,加大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综合利用,为我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4.智慧牧业平台建设再接再厉。在去年的基础上达到了一定成效,并多次获得省市县领导的肯定,今年我们拟将全县生猪存栏500头以上养殖场纳入建设范围,实现信息化管理全覆盖。 5.争取衡东白甲鱼立项,制造衡东养殖业种业芯片。切实强化衡东白甲鱼的保护管理,推动纳入湖南省地方保护物种,提高保护等级,突出地域唯一特色,将其打造成为衡东另一张名片。 6.常态化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开展养殖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督促养殖企业形成主体责任意识,完善粪污处理的安全生产设施,进一步推动农业畜牧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有限空间辨识排查工作,建立完善的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将粪污贮存设施安全操作明白纸“十严禁、十必须”印发至每个养殖场户,做到不漏一场、不漏一户,确保宣传到位、培训到位、监督到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衡东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2年09月13日至2027年09月13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