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金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29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MB0X1420X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衡东县金融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衡东县金融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联系协调驻县金融机构,依法依规监管地方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中介、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的发展。 | |||
住 所 | 衡东县洣水镇衡东大道18号1栋 | |||
法定代表人 | 文韬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衡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 | 10 | |||
网上名称 | 衡东县金融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衡东金融工作持续助力我县深度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吸引集聚优质金融资源,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增强民生服务保障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助企纾困做出了积极努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就。 (一)多层次、多方式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建立了《关于建立衡东县政银企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形成了“月月联”“月月融”“月月报”“月月跟”等常态化联动机制,政银企三方共同发力,为金融设置“红绿灯”。我县举行了银企对接会,全县10家银行与172家企业达成意向性贷款30.02亿元,现场签约项目9个,金额8.37亿元。其中支持小微企业项目96个,签约金额6.95亿元;支持制造业类项目25个,签约金额5.55亿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项目23个,签约金额2.08亿元。且全部签约金额都在年内投放完成,确保了我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分别在今年3月9日、6月14召开保交楼专项银企对接会,2023年3月31日,保交楼配套融资农业银行对接紫金湾放款3000万,是衡阳市第一笔保交楼配套融资贷款;中国银行对接万上财富广场4200万;长沙银行对接洣水新城2000万。6月份长沙银行开展进企业专项行动,惠企4家,发放贷款6000万元。8月份,邮政银行开展金融助力企业活动,惠企2家,发放贷款1400万元。8月份,农商行开展金融下乡活动,惠企26家,授信1.2亿元。建行支行累计为1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共享贷2100余万。2023年截止到10月末,驻县金融机构累计助企646家。其中,中国银行助企21家,发放相关贷款1.003亿元;建设银行助企347家,发放相关贷款2.37亿元;农发行助企10家,发放相关贷款5.664亿元;农商银行助企81家,发放相关贷款33.185亿元;邮政银行助企22家,发放相关贷款0.647亿元;长沙银行助企50家,发放相关贷款4.029亿元;农业银行助企101家,发放相关贷款1.81亿元;工商银行助企15家,发放相关贷款2.395亿元;湖南银行助企31家,发放相关贷款0.798亿元;村镇银行助企49家,发放相关贷款0.382亿元。 (二)支持平台公司建设,加大重点项目对接。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明确战略定位,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挖掘潜在的融资资源,采取灵活的方式支持平台公司融资,共对接35个项目,计划融资35.38亿元,目前,已完成融资17.7亿元,为全县的重点项目建设注入了金融活水。 (三)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金融科技手段,优化各项功能,创新各类金融产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促进融资需求与金融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互联互通。 (四)深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解困增产增效,根据企业不同层次和特点提供针对性专业投融资服务,简化获得信贷程序,加快获得信贷时间,促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五)开展金融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社会信用环境的整治,打击非法逃避银行债务行为,建立金融维权司法保障联动机制,消除不良贷款清收难、执行难、处置难等问题障碍,维护银行机构金融债权,树立银行帮扶信心。要求各职能部门积极支持企业发展,税收减免、审批手续优化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发挥好各自优势,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我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六)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建立了各部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加强了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规范投融资中介公司运行。每年“处非”宣传日、打击经济犯罪宣传日等,县金融服务中心与公安局、人民银行、市监局共同开展了“处非”宣传工作。将处非工作与综治维稳网格化紧密结合,探索实行网格员就是处非工作人员的模式,持续发放打非宣传资料,通过短视频、短信平台、屋场恳谈会、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围绕非法集资隐蔽性、危害性等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宣传,不断向公众宣传“风险自担”的投资理念,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引导民众自觉抵制非法集资,远离资本陷阱,在全社会营造自觉抵制非法集资的社会氛围。 (七)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立县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和监督管理中各部门职责、总体要求、遵循原则和风险控制措施作出了相应规定;分工协作并统一监管,由县财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多次会议,就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排查和整改,彻底摸清家底。对政府性债务逐项进行清理核实,排查整改,确认债务主体,查清债务规模、资金用途、还款来源和还款时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偿债计划,纳入预算管理,按时偿还并逐步消化债务;管好资金并用好资金。遵循“举债适度,讲求效益,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加强对新增举债的审核管理,对举债进行事前评审论证,加强债务绩效评价和工程投资评审,整体把握和控制全县政府债务总规模。对新增债券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严格按照申报的项目拨付,确保资金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支出。目前我县债务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债务风险有效可控。 (八)做好非法集资陈案化解工作。我县一件陈案化解“李和元”案,10月份审结完毕。 (九)我单位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二、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保持信贷投放稳定增长。2024年我县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贷款净投放增长30亿元以上,当年新吸收的存款用于本地贷款投放的比例不低于90%,综合存贷比突破55%,对实体经济贷款高于全市平均增幅。金融机构要围绕衡东经济发展、围绕企业发展、围绕项目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发挥金融机构作用,创新研究更多金融产品,为衡东经济发展争取更多信贷规模,投放更多信贷资金。 (二)继续深化银企合作对接。根据政银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经济运行、产业和项目需求,组织开展银企专项对接活动、金融论坛,畅通重大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金融、发改、科工信、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会同建立民营企业“白名单”制度,动态调整名单,推送给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名单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意识。鼓励各银行机构积极开展线上模式。推动各银行网点建立服务清单,明确各项业务受理所需资料,做好业务办理流程展示。引导银行机构主动深入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规划,灵活调整贷款额度,简化贷款审批资料,压缩办贷流程,缩短办贷时间。强化金融宣传工作,突出示范引导,塑造现代金融行业形象。 (四)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相关工作部署,严厉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现金贷”、“校园贷”和非法高利贷。持续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常态化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攻势。严格投资理财广告发布,及时封堵涉嫌“一非三贷”资讯信息。及时对属地内养老机构、网络借贷、投融资中介、股权投资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坚决避免将风险拖大拖炸、小案变大案。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我县信用指标的好转和信用等级的提升,争创“省级金融安全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优秀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