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2023-05-3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055803900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衡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衡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组织开展环境监察工作;负责企、事业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监督检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负责环境信访纠纷调处。 | |||
住 所 | 衡东县洣水镇衡东大道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国辉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衡东分局 | |||
网上名称 | 衡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 5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完善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根据省厅市局的要求,我局在原有环境监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工作,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明确、全面覆盖的原则,将我县环境监管区域划分为两个网格区域,5个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其中16个乡镇为第一网格区域,责任单位为衡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衡东经济开发区和大浦镇为第二网格区域,责任单位为衡东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对两个执法大队的人员和岗位重新进行了安排、调整。5个生态环境监管网格都明确了一名局班子成员为联系领导;同时,对每一个乡镇都明确了区域网格负责人、网格单元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对网格区域内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梳理、环境信访和环境应急工作、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跟踪督察等工作也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2、全力开展工矿企业生态环境问题“再排查、再梳理、再整改”和“利剑行动”等重点工作。工矿企业生态环境问题“再排查、再梳理、再整改”和“利剑行动”等专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局局长、总网格长刘科以身作则,多次带队到红狮水泥、蓬源矿业、衡东氟化学等重点排污单位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再排查、再梳理、再整改”工作;各网格长(班子成员)始终坚持在排查整治工作一线,带领相应网格管理对网格内工矿企业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复查和复核,做到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信息完整,问题准确,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确保不走过场。截至目前,我局共对全县95家工矿企业进行再排查,通过梳理和综合研判,共发现问题59个。按照“边排查、边建档、边整治、边验收”的要求,我局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浩污的原则、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帮扶企业完成整治,对存在问题的工矿企业进行分类整治,对存在涉嫌存在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佳婧建材、鑫强开发予以立案查处,责令停止建设并处罚款;对存在问题属立行立改的,我局下发现场整改意见,要求企业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迅速组织落实,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安排专人加强跟踪督办,确保整治到位;对整改需要时间较长的,我局责成企业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倒排工期,科学施工,确保整治任务按期完成。 3、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大队克服困难,压实责任,严格执法,我县今年生态环境执法案件查处数及案件处罚金额直线上升,至目前,已立案27起,已下发下行政处罚决定书23起,总罚款金额达103.11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起,对2起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作出减法免罚决定。 4、妥善处理环境信访问题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截至目前,县大队共处理各类环境信访问题195起,其中“12345”政府服务热线113起,“12369”环保热线36起,县局直接受理21起,市局局长热线1起,信访系统内网12起,网络舆情等12起。在处理环境信访问题时,基本做到了合理、合法、合情。对企业是告知危害关系,督促对存在问题整改到位;对群众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思想工作,信访工作人员不管天晴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从无怨言,我们做到了每起信访件都有回复,我县信访维稳做了大量、实在及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1、加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坚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制度上下功夫、在抓执法为民上下功夫,在提升执法能力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执法铁军。 2、严惩重罚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要穷尽手段,施展“组合拳”,做到应查尽查、应罚尽罚、依法查处。重点打击偷排漏排、超标超总量排放、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在线造假、不按证排污等主观恶意环境违法行为,强化工业企业环境守法主体责任,加大环境犯罪打击力度,对适用行政拘留或者涉嫌刑事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3、全力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继续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针对突出环境问题,迅速开展行动。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整改,严防敷衍应付、弄虚作假行为,务求行动取得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