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3-05-3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4445613475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衡东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衡东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县境内湘江流域枢纽工程库区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湘江流域、米河流域以及中型水库库区移民资金的申报、管理、使用和发放等事务性工作,指导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乡镇、村组搞好生产开发。 | |||
住 所 | 衡东县洣水镇衡岳南路22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向跃忠 | |||
开办资金 | 34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衡东县水利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0.54 | 305.39 | |||
网上名称 | 衡东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2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有关规定,于2022年9月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事项;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我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库区移民工作安排部署和目标管理考核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水利局的支持指导下,以移民后期扶持为重点,以发展库区产业、移民增收为目标,以维护库区稳定为保障,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创建“美丽和谐库区”,全年库区移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具体工作情况开展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1、按时发放后扶直补资金,严格落实移民人口动态管理规定。我县核定移民村涉及到17个乡镇233个村,全县核定移民指标数11731 户 32818 人,其中搬迁移民指标数6071户17218人,安置指标数5660户15600人。一是按时足额发放移民后扶放直补和口粮补贴资金。2022年共完成发放移民后扶直补资金1689.5万元,小水库口粮款178.98万元。二是严格落实《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动态管理办法》。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全县库区移民人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全年共清理核减移民人口251人。 2、持续完善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根据省、市下达的资金计划安排,督促乡镇及移民村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类项目实施。一是持续完善库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年我中心在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范围内实施农田水利、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384个,已组织验收292个,投入项目资金3483.74万元,其中:渠道44、山塘水利项目107个、道路硬化16、扩宽项目114个、绿化亮化项目24个、安全饮水项目4宗、公共服务设施24宗、产业扶助138宗、培训1宗(培训1批)、其它51宗。二是稳步实施重点移民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全年我县纳入重点移民村建设村有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每个重点移民村分别投入资金210万元,共计投入资金840万元;乡村振兴示范村吴集镇德圳村投入资金430万元。全县重点移民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基础设施类项目7项,资金155万元,占比12%,其中:道路硬化与拓宽7公里、道路油化3公里;生态人居类项目16项,资金300万元,占比24%,其中:新架路灯560盏、绿化美化5200 平方米;公共设施类项目5项,资金155万元,占比12%,其中:文化广场及设施建设3宗2620平方米、村部建设与便民服务中心1610平方米;农田水利类项目11项,资金70万元,占比6%,其中:渠道建设2千米、山塘建设8座;产业开发类18项,资金590万元,占比46%,涵盖综合种养、蛋鸡养殖、龙虾养殖、吊瓜子种植、牛菌菇等,其移民利益联结采取优先租用移民土地、优先用工移民户、优先对移民进行技术培训、产业扶持等方式。“移民产业升级”项目占比达到了50%,充分落实了上级部门“移民产业投入不低于50%”的指导要求。本次整村推进总计投入移民资金1270万元,撬动相关配套资金320万元。预计区域总受益人数15120人,其中总受益移民3450人左右,产业方面受益移民达2100人/次,移民人均增收约580元。 3、实施移民产业开发,带动库区经济发展。我中心立足把移民的生产发展项目作为移民扶持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以“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为发展目标,扶持移民产业发展,推动移民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着力推进产业帮扶促增收。全年我中心已扶持绿然家禽养殖合作社、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公司等产业龙头示范基地14余个。二是着力推进产业培育促发展。全年新建油茶基地7个5万余亩、新建水果基地8处34余亩、新建苗木基地3000余亩,经济农作物3000余亩、新建蔬菜种植基地1000余亩、生猪养殖3.5万余头、蛋鸡60万余只、蛋鸭30余万羽、菜牛300余头、渔业养殖2万余亩、特种养殖200余亩等。我县库区移民扶持企业衡阳鲜盛农产品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个移民产业示范项目,投入资金200万元,为该企业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4、推进移民培训事业,增强库区发展后劲。全年完成移民培训11期,共计投入资金65.49万元,其中实用技术培训5期,培训移民344人,投入资金6.88万元,就业技能培训6期,培训移民247人,投入移民培训资金58.61万元。 5、严把政策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我县2022年度移民避险搬迁调查摸底工作。我县共上报147户492人。二是继续做好大浦民主街居民房屋整体搬迁收尾工作。已完成103户个人建筑房屋的规划核验及费用的核算工作,下步将继续做好协调工作,帮助搬迁居民办理好不动产权证书。 6、做好驻村工作,助力乡村振兴。自去年我中心进驻状元村助力乡村振兴以来,连续投入了103万元,用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帮扶等项目建设。 7、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加强排渍设备管理维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贯彻执行“一单四制”要求,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各项责任,确保了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安全高效运行。我县大源渡库区防护堤长达24公里,建有电排站20处,涵闸19处。电排站主要担负着整个库区的治涝排渍任务,保障库区两万多亩农作物安全渡汛。一是建立安全机制,排除安全隐患。为了加强排渍机手运管责任心,我中心印发了排渍机手岗位制度,不定期对各个排渍站的在岗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通报。二是定期维护设备,疏浚河道,确保库区安全渡汛。今年对大源渡库区 大桥、宋桥、新砚、拜桥四处电排启动设备进行了除险抬高;对白马堰、白衣港、鸿霞村、大水田撇洪涵和涵闸进行了改造;对大源渡库区和株航库区部分撇洪渠、排水沟进行疏浚清淤,共计3760米,新建排水沟、水渠260米。大浦镇狮塘村龙溪河、大源渡白衣港、大水田清理水葫芦共1500余亩,聘请专人保洁,保证了河道畅通。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对河堤进行除险加固,确保库区安全生产。今年对大源渡库区20处排渍站进行了安全大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立行立改。大源渡库区白衣港宋桥段1500米堤面进行了硬化;株航库区木桥港闸、大坝桥闸、澎陂港闸、分别进行了除险加固;石坝闸350启闭线路进行了更换。通过班子成员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保证了库区安全稳定运行。 8、畅通移民诉求渠道,确保库区和谐稳定发展。为进一步畅通移民利益诉求渠道,我单位对移民来信来访全面实行信访接待日制度,始终把信访综治工作贯穿到各项移民业务工作当中,确保信访综治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落实了班子成员接待日制度,完成了信访网络办公平台建设工作,做到了“来访有人接、事件有人管”,移民来信来访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今年,我单位化解了霞流镇米河村房屋受损问题,投入项目资金60万元妥善解决了大浦镇交通街房屋进水的遗留问题。全年接待移民来访3批10人次,移民政策咨询18批37人次。 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移民干部队伍形象。为进一步加强移民干部工作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我单位认真组织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查自纠、“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问题整治、 “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等,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单位与各股室签订拒收红包礼金承诺书。 10、加强项目监管,严格资金拨付。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先后制定了《衡东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衡东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发放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衡东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根据资金来源和使用性质,严格实行“分类管理”,项目资金则一律实行县级报账制,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手续完善、程序规范;坚持一类资金、一个账套;坚持一个项目、一页台账;坚持会计电算化、快捷高效。2022年度上级拨入各项移民项目资金6428.08万元,截至2022年12月20日止,完成项目349个,累计拨付实施5150.9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2303.71万元,生产开发及移民培训1179.49万元,直补到人1667.7万元,当年结余1277.18万元。在拨付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县级报账制拨付流程,加强了相关表格的规范性,加大了资金监管的力度,有效发挥了资金的最大效益,无任何挪用、截留、挤占、套取移民资金现象。 11、主动完成县政府中心任务,搞好库区水域水葫芦打捞治理工作。大源渡航电枢纽建成后,形成了大浦镇狮塘村龙溪河、霞流镇白衣港、大水田村三大水域。近年来,三大水域的水葫芦生长速度极快,覆盖了整个水域表面,影响了水域的生态环境,同时对汛期期间行洪造成严重安全隐患。虽然我中心每年组织了打捞治理,都效果不明显,当地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今年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中心共投入85万元对三大水域进行了常态化治理,共打捞治理水葫芦面积1500余亩,各大水域采取专人保洁维护。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评为水利系统2022年度先进单位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