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

来源:空间规划股   发布时间:2025-02-13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战略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紧密结合衡东县实际,我县组织编制《衡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24年6月30日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现予以公告。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本规划包括县域中心城区个层其中县域范围为衡东县行政辖区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包括洣水镇洣江社区、迎宾社区、杨山社区、堰湾社区、滨江社区、兴东社区、嘉兴社区、金堰社区、金花社区,吴集镇平洲村(现兴洲社区及平洲社区)、杨梓坪村、吴集村,总面积32.34平方千米。

本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二、战略目标和性质定位

(一)战略目标。依据衡阳市"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和"一江四屏、一圈一带"总体空间格局,把握生态文化驱动和衡阳都市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保护和利用生态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品牌化,构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依托衡阳中心城区和南岳衡山,推进融合发展,强化城镇发展核心,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将衡东建设成为衡阳市向东发展的门户枢纽、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和生态宜居、繁荣富裕、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县区。

(二)城市性质。衡阳市域东部综合服务中心,新型工贸和生态旅游城市。

(三)发展定位。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依托湖南省城镇群发展战略、衡阳市都市圈协同发展及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构建,实施"构筑底线、双轮驱动"战略,将衡东县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湖南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区、衡阳都市圈融合发展区和南岳衡山旅游协同发展区。

三、县域总体格局

构建"两廊三轴四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维护和提升县域生态体系,强化衡阳市主城区、南岳衡山与衡东县中心城区、重点镇的联系,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格局,两廊串联,三轴带动,分区发展,构建"两廊三轴四区"的总体空间格局。




四、县域国土空间控制线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至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5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8.5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81.8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2.40平方千米以内。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通用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交通相结合的综合交通体系。

——航空。充分发挥大浦通用机场作用,为林业安全和农业生产、旅游观光提供空中交通支持。

——铁路。县域铁路交通主要是现状南北向的京广铁路,在大浦、霞流、新塘、石湾设有客货运站;预留东西向的衡吉高速铁路,设衡东站,为县域联通东西的门户。

——公路。完善和提升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和县、乡、村公路体系。

——水运交通。规划水运航道三条,其中湘江航道由Ⅲ级提升至Ⅱ级,洣水航道由Ⅵ级提升至Ⅳ级,永乐江为等外航道。

——完善公共交通和物流体系。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城乡物流运输服务水平。


中心城区四线管控

(一)城市黄线本规划中黄线划定对象为给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重要通信设施、垃圾转运站、消防站及其他重要基础设施等,总面积12.96公顷。

(二)城市蓝线。

至2035年,中心城区范围内蓝线总面积350.21公顷。

(三)城市绿线。

至2035年,中心城区范围内绿线总面积24.88公顷。

(四)城市紫线。

本次规划紫线包括衡山窑、杨山庙、秦孝仪故居,总面积14.53公顷。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合理布置中心城区路网体系。中心城区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规划主干路红线宽度36—42米,次干路18—24米,支路10—12米;至2035年,规划中心城区路网密度不低于8千米/平方千米。

构建"三横四纵两环"的中心城区骨干路网结构。"三横"为文冲路、衡东大道、南外环形成东西向3条城市主干路。"四纵"为双园大道、衡岳大道、兴衡大道、西外环形成南北向贯通的4条城市主干路。"两环"为围绕中心城区的国道G240、兴衡大道、衡岳北路形成城区外环;依托洣江大道形成环老城内环,便于组织城市内外交通。


中心城区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策略。通过盘活、整治和提升等策略,挖掘存量空间,提升城市活力,改善人居环境。

——盘活低效、闲置、存量用地,提升城市更新活力

——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平。

——加快重点片区更新整治,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更新对象和方式。规划城市更新重点范围包括少梅路以南、荣桓大道以西的老城区和吴集镇区,共计470.96公顷。按照现有建筑物的年代和质量以及用地功能调整的需要,按照整治、调整和重构三种类型对不同街区和地块实施更新。


九、规划实施保障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衡东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履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主体责任,县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认真贯彻执行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发挥规委会组织协调和咨询审查作用,完善规划实施统筹决策机制。不得随意修改规划强制性内容,切实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