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来源:衡东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6-11-15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年)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政府 

  ○一六年八月 

 

     

  总则 1 

  一、现状与形势 2 

  (一)矿产资源现状基础

  (二)上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形势与要求

  二、指导原则与目标 10 

  (一)指导原则 10 

  (二) 规划目标 11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产业布局 14 

  (一)矿业空间布局 14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与总量调控 14 

  (三)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20 

  (四)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 21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退出 22 

  四、绿色矿业发展 26 

  (一)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 26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26 

  (三)矿山用地与复垦 27 

  (四)矿业循环经济 28 

  (五)绿色矿山建设 29 

  (六)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31 

  (七)绿色矿业管制措施 32 

  五、部省市级发证矿业权设置区划 34 

  (一)探矿权设置区划 34 

  (二)部省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划 34 

  (三)市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划 35 

  (四)勘查开发监督管理 35  

  六、县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划 36 

  (一)县级发证采矿权开采总量 36 

  (二)县级发证采矿权开采布局 36 

  (三)县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划 37 

  (四)县级发证采矿权准入退出件及监管 37 

  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40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40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机制 41 

  八、重点工程 43 

  (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程 43 

  (二)矿产勘查评价工程 44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 44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程 45 

  (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45 

  (六)绿色矿业发展工程 46 

  九、规划实施管理 48 

  (一)落实规划目标,完善考核制度 48 

  (二)强化规划审查,严格规划调整 48 

  (三)制定激励政策,保障规划实施 48 

  (四)实施动态监管,完善评估机制 49 

  (五)完善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49 

  附则 50 

 

      

  附表1、截至2015年底衡东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2、截至2015年底衡东县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3、截至2015年底衡东县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4、截至2015年底衡东县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5、截至2015年底衡东县主要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6、截至2015年底衡东县主要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7、衡东县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规划表 

  附表8、衡东县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 

  附表9、衡东县主要矿产资源探矿权设置区划表 

  附表10、衡东县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附表11、衡东县主要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表 

  附表12、衡东县矿产资源开发重大项目规划表 

  附表13、衡东县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三率规划表 

  附表14、衡东县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三率规划表 

  附表15、衡东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 

   

        

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分布图 

1∶100000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现状图 

1∶100000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1∶100000 

湖南省衡东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图 

1∶100000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 

1∶100000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图 

1∶100000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 

1∶100000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1∶100000 

湖南省衡东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1∶100000 

10 

10 

湖南省衡东县重点矿区矿业权规划设置图 

1∶50000 

    

                                总则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适应新常态新要求,科学统筹全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促进矿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湘江流域露天开采非金属矿专项规划(20162020年)》、《衡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衡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衡东县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相关行业规划,结合全县矿产资源特点、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编制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称《规划》)。 

  《规划》是指导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指导性文件,是审批和监督管理行政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绿色矿山建设等各项工作的依据 

  《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景展望至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湖南省衡东县位于衡阳市,土地面积1926.78平方公里,下辖17乡镇,人口74.63。近年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矿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 

   全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36.45亿元,一、二、三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为16.8836.8246.3矿业产值(含采选业、金属冶炼)7.97亿元,占GDP3.37% 

(一)矿产资源现状基础

  1、矿产资源概况 

  湖南省衡东县于衡阳东北成矿区,有湖南省东岗山~川口地区钨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资源较丰富。 

  全县已发现固体矿产33、液体矿产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9种,其中煤、铀、铁、铅、锌、铜、钴、金、银、汞、砷、钨、萤石、水泥灰岩、地热等15矿产纳入省资源储量平衡表;钼、锡、锑、镓、铟、镉、高岭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砂岩、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砖瓦用页岩、钙芒硝、河砂14种矿产未纳入省资源储量平衡表铅、锌、钨、萤石、水泥用灰岩、砂石页岩等矿产资源潜力较大。 

  地热特色矿产,主要分布于北东部杨桥金盆矿区;铅、锌、钨、钴、萤石、水泥用灰岩等优势矿产,主要分布于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区、张立岩铅锌矿区、将军庙铅锌矿区、南湾钨矿区、杨林镇杨柳塘-蕉园钨矿区、南湾乡砂子坡钨矿区、吴集镇山竹钴土矿区、甘溪镇穰家垅萤石矿区、将军庙萤石矿区、荣桓镇戴家水泥用灰岩矿区。全县矿产资源特点:矿种较多、大宗矿产少,共伴生矿产较多、单一矿产少,难选冶贫矿较多、富矿少。 

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 

  1)基础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843.74平方公里,涉及415万图幅;已完成15万区域矿产调查215.01平方公里,涉及215图幅;已完成15万矿产远景调查1233.21平方公里,涉及515图幅。 

物化遥区域调查:已完成1:5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1218.46平方公里 

  水工环和地质灾害调查:已完成1:2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10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15万地质灾害详查。 

  开展了衡东~丫江桥铅锌矿远景调查东岗山川口铅锌金钨多金属矿省级整装勘查 

  2)矿产资源勘查 

  区内有已探明资源储量矿区23个,其中大型矿区2个、中型3个。10个为详查程度,13处为普查程度。县级发证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已探明资源储量矿区46个,均为详查程度。 

  现有探矿权17个,登记勘查工作面积218.01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部蓬源南湾和西部白莲大浦一带,勘查矿种涉及煤、铀、铜、铅、锌、钨、锡、金、钙芒硝、水泥用灰岩等10个矿种,其中5个探矿权为商业性投资,12个为国家投资,勘查总投入4847万元。 

  2个勘查阶段为预查,13个为普查,2个为详查。 

  3、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全县已开发利用矿产有铁、铅、锌、钨、金、普通萤石、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砂岩、砖瓦用页岩、高岭土等10 

  全县发证矿山共44个,省级发证矿山4个,市级发证矿山3个,县级发证矿山37个。矿山开采规模无大型,1中型。矿山企业经济类型:股份制经济14个,私营经济30个。 

  2015年,全县矿山企业从业人员1284人,年产矿石量403.90万吨,其中矿石0.8万吨,普通萤石矿石4.8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184.7万吨,建筑用砂岩矿石29.1万吨,砖瓦用页岩矿石184.5万吨采选业总产值1.99亿元。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 

全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矿山废水废渣对水土污染等三个方面 

  全县发生矿山采空地面地质灾害6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2.2万元,已治理2处。生产矿山占用破坏土地资源137.5公顷,治理恢复土地资源51.82公顷,治理恢复37.7%历史遗留矿山占用破坏土地资源63.03公顷,治理恢复21.56公顷,治理恢复率34.2%。年产废水65.28万立方米,综合利用13.80万立方米,综合利用率21.1%。年产废渣10.64万吨,综合利用3.88万吨,综合利用率21.1% 

  全县矿山均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污染,除大浦铀矿、南湾钨矿、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东江金矿、丰源铁矿等金属矿山污染程度较重外,其它非金属矿山污染程度均较轻污染对象主要是土地,次为地表水体。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区:划分1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4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重区。 

  大浦铀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面积11.56平方公里,分布历史遗留铀矿山1个、砖瓦用页岩矿山3个。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地质灾害(已发生中型地面采空塌陷2处、小型1处)、水资源破坏(水质污染、地下水破坏、地表水漏失)、土地资源破坏(29.5公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危险性程度大。 

  南湾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重区:面积41.52平方公里,区内分布钨、金、铁矿山各1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1个。有废石堆场4处,尾矿库4处,废渣累计堆放量35.3万吨,占用破坏土地8.4公顷。废渣中含有砷、氰化物等有害元素,其淋滤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地表水、地下水、下游农田造成较严重污染。区内潜在废渣流及漫坝泥石流较严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中等,危险性程度等。 

  吊马垅-穰家垅铅锌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重区:面积23.56平方公里,分布铅锌、萤石矿山各1个。区内发生地面采空塌陷地质灾害3处(已治理2处),有废石堆场3处、尾矿库2处,废渣累计堆放量193.6万吨,占用破坏土地35.1公顷。废渣中含有铅、砷等有害元素,其淋滤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地表水、地下水、下游农田造成较严重污染。区内潜在的采空地面塌陷、废渣流及漫坝泥石流影响较严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中等,危险性程度等。 

  伟田煤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重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中等,危险性程度等。面积2.39平方公里,分布1个历史遗留煤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采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破坏土地资源1.5公顷,水资源破坏(水质污染、地下水破坏、地表水漏失)。 

  杨梅潭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重区:面积1.27平方公里,区内分布1个历史遗留采石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采矿形成陡峭岩质边坡,较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破坏土地资源6.0公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中等,危险性程度等。 

(二)上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地质矿产勘查实施17个勘查项目新增大型矿产地1、小型2;新增333及以上类别资源储量:煤炭11674千吨,钙芒硝556.9千吨,水泥用灰岩99760千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减少采矿权数量4个,增加中型矿山1个,中型矿山比例较2007年提高了2.27%;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进一步优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固体矿石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钨严格按照配额生产。钨、萤石等2个主要矿种总回收率较2007年提高7.05个百分点。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完成110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初步建立了全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矿山企业投入资金723.5万元,治理地质灾害2处,治理恢复土地面积73.38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和矿区土地复垦率较2007年分别提高了20.6%18.5% 

  矿政管理成效:地质勘查管理进一步规范;健全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等管理制度,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立了完整的采矿权设立、审批、监管制度体系;建立维护矿业秩序的联动机制和责任机制,及时处置非法采矿,确保矿业开发秩序健康有序;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加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管理,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有效促进了全县矿山地质环境整体好转。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我县铅、锌、钨(远于配额)等生产能力较低,开发力度不大,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需求的地热、煤炭等资源未开发利用。 

  2矿产资源勘查后劲不足 

  上轮规划期实施了17个勘查项目,仅提交了煤炭、钙芒硝、水泥用灰岩等矿种资源储量。地质勘查新方法技术应用不够;新发现浅表矿的可能性逐渐减小,找矿难度增大;勘查资金投入逐年降低,有待进一步理顺矿产勘查开发机制。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力度不够 

  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对矿山结构进行了调整,矿山数量减少4个,但仅1个中型矿山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规划中提出水泥用灰岩、地热等鼓励开采矿种,未开发利用;矿山生产规模偏低,部分矿山产量未达设计开采规模。 

  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三废达标排放率和矿区土地复垦率仍然较低,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工程量大,治理资金严重不足。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积极性不高,治理恢复工作进展慢。 

  5矿政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规划的权威性、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勘查开发市场体系、宏观调控机制等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形势与要求

  1、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快矿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面对当前新的经济形势,衡东县提出经济发展、交通发达、市场繁荣、百业兴旺、乡村秀美、农民富裕、社会安康新形势下的矿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要求创新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矿产资源管理领域的深层次矛盾;落实协调发展,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突出绿色发展,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落实开放发展,提高矿业经济层次;促进共享发展,维护矿产资源民生权益。 

  2、矿业经济形势要求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调控能力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矿业低迷形势仍将持续较长时间。我县目前开发利用的铅、锌、钨等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砂石页岩矿基本满足需求,饰面石材、矿泉水、地热等资源需求将呈快速增长态势。本轮规划要求以县内优势矿产和需求矿产为重点,加大勘查开发方向、总量、规模等方面调控力度,完善配套产业政策体系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五位一体五化同步”“五大发展等都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全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较突出。为改善矿山地质环境,上轮规划期间累计投入治理恢复资金723.5万元开展了矿山环境综合防治,还需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因此,要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退出条件,强调绿色发展,突出生态保护。 

  4、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 

  近年来衡东县在矿业权管理、矿产资源整合、非法整治、安全监管、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等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找矿难度大、环保压力和民生诉求等问题。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要求加快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实理管理方式转变,规划协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适应矿业市场体系发展,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 

    

二、指导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原则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矿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依法管理为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为主开源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突出特色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有偿、集约高效利用;落实《衡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保护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等各行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衡东提供资源保障与服务。 

  2、基本原则 

1)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全面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突出重点区域、重要成矿区带、资源产业基地、重点矿山、主要矿种、重点工程。 

  2)发挥优势,保障发展 

  紧密结合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矿业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全面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合理开发,绿色发展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切实保护优势矿产资源和暂难利用矿产资源;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4)完善管理,健全机制 

  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的统一管理;遵循经济规律和地质规律,实行政府和企业联动,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合理分工,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地、目标实现。 

  5)衔接各类规划、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做好与市级规划、各级行业规划衔接,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各项工作。 

(二) 规划目标

2020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2处;采矿权总数控制在56个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达5%,矿业总产值14亿元;实施29个重大项目,建设17个绿色矿山,全县按绿色矿业示范区要求建设(专栏一)。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形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专栏一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指标体系表 

  

类 别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15 

2020 

属 性 

地质矿产勘查 

探矿权数 

个 

17 

[15] 

预期性 

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 

处 

[1-2] 

预期性 

新增资源储量 

铜 

金属万吨 

[2] 

预期性 

铅锌 

金属万吨 

[5] 

预期性 

钨 

WO3万吨 

[2] 

预期性 

锡 

金属万吨 

[2] 

预期性 

石英岩 

万吨 

[500] 

预期性 

饰面花岗岩 

万立方米 

[300] 

预期性 

矿泉水 

立方米/ 

1000 

预期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年开采总量 

  

煤 

原煤万吨 

预期性 

铁 

矿石万吨 

预期性 

铅锌 

矿石万吨 

预期性 

钨 

矿石万吨 

0.8 

3.75 

约束性 

萤石 

矿石万吨 

4.8 

预期性 

水泥用灰岩 

矿石万吨 

200 

预期性 

建筑石料用灰岩 

矿石万吨 

184.7 

110 

预期性 

建筑用砂岩 

矿石万吨 

29.1 

60 

预期性 

砖瓦用页岩 

矿石万吨 

184.5 

360 

预期性 

水泥配料用粘土 

矿石万吨 

10 

预期性 

陶粒用粘土 

矿石万吨 

10 

预期性 

建筑用花岗岩 

矿石万吨 

150 

预期性 

地热 

万立方米 

20 

预期性 

省部级发证采矿权数 

个 

约束性 

市级发证采矿权数 

个 

约束性 

县级发证采矿权数 

个 

37 

45 

约束性 

大中型矿山数量比例 

2.3 

预期性 

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100 

约束性 

重要矿产地储备数 

处 

预期性 

矿业经济 

矿业总产值 

亿元 

7.97 

14 

预期性 

矿业增加值 

亿元 

2.3 

4.2 

预期性 

矿山采选业产值 

亿元 

1.99 

预期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绿色矿业 

绿色矿山比例 

30 

预期性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 

34.2 

60 

约束性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率 

41.9 

100 

预期性 

矿区土地复垦率 

29.9 

50 

约束性 

土地还绿率 

34.2 

60 

预期性 

  注:[ ]表示5年累计数。 

  展望至2025年,全面完成全县基础性地质调查,勘查新增2个重要矿区可供开发利用,勘查新增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50亿元,采矿权总数控制在50个以内,提高大中型矿山比例至8%,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格局进一步优化,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建成多元、绿色、高效的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矿业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产业布局

(一)矿业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分区、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县共确定2个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1个资源产业基地:依托已开发利用的南湾钨矿和规划的湖南省衡东县塘江沅矿区钨矿详查、湖南省衡东县大江坪矿区钨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打造南湾钨矿勘查开发基地依托已开发利用的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穰家垅萤石矿和规划的湖南省衡东县吊马垅银铅锌矿边深部普查项目打造甘溪镇铅锌萤石矿勘查开发基地依托来料加工和本县有色金属资源打造大浦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2020年实现矿业总产值14亿元,矿业增加值4.2亿元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与总量调控

  1、开采总量调控 

  调整主要矿种开发结构严格执行矿开采总量调控指标,维持铁、普通萤石矿现有产能产量,加大地热、铅锌矿的开发利用力度,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煤、水泥用灰岩、砂石页岩矿的产能产量。规划期内预期固体矿产年开采产量930万吨,地热年开采量20万立方米。 

  2、矿山数量调控 

  规划全县矿山总数56个,其中部省级发证6个,市级发证5个,严格控制县级发证45个。 

  3、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调控 

  1勘查开发矿种 

  重点对区内铅、锌、铜、锡、金、石英岩、饰面花岗岩、矿泉水等矿种开展勘查工作,限制对煤、铀、钨矿进行商业性勘查。 

  重点开采铅、锌、普通萤石、地热等,限制煤、钨矿的开采。严格按配额控制钨矿开采总量;根据产业政策要求、市场形势,适量控制煤炭、水泥用灰岩、砂石页岩等产能;提高铅、锌、普通萤石地热等产量;加快矿泉水开发利用。 

  2勘查规划分区 

  重点勘查区 

  在成矿条件有利和找矿前景良好的荷塘~珍珠、东岗山~东江一带规划重点勘查区2个(专栏二)。集中各方资金和力量,力争在钨、锡、铅、锌、铜、金、银、矿泉水等矿种的资源储量上有较大突破。 

专栏二  湖南省衡东县重点勘查区 

编号 

名称 

所在行政区 

已设探矿权数 

规划拟设探矿权数 

面积(km2) 

主攻矿种 

塘荷-珍珠锡钨铜铅锌金多属矿重点勘查区 

石湾、洣水、白莲、新塘等镇 

117.09 

锡、钨、铜、铅、锌、金 

东岗山-东江钨铅锌金多金属矿重点勘查区 

杨桥、荣桓、甘溪、吴集、杨林、南湾等镇 

252.05 

钨、铅、锌、银、金、矿泉水 

  统筹探矿权设置区划,鼓励开展区域整装勘查、综合评价;优先安排国家、省级财政投资的矿产勘查项目;合理引导社会资金和力量依法进行矿产勘查,提高资源勘查程度;优先投放重点勘查矿种探矿权,适量设置非重点勘查矿种探矿权。 

  限制勘查区 

  规划限制勘查区9,包括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8、具有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1个(专栏三)。 

专栏三  湖南省衡东县限制勘查区 

编号 

名称 

所在行政区 

面积(km2) 

限制内容 

洣水国家湿地公园 

新塘、霞流、洣水、吴集、甘溪、杨林、高湖、草市等到镇 

29.84 

限制除地热、矿泉水以外矿种的商业性勘查。 

  

紫金山省级森林公园 

石湾镇、新塘镇 

27.25 

锡岩仙洞-金觉峰景区 

甘溪镇、荣桓镇 

6.37 

洣水景区 

杨林镇、甘溪镇 

8.35 

四方山-天光山省级自然保区 

杨林、吴集、南湾等乡镇 

117.71 

衡东县城建设规划区 

洣水镇、吴集镇 

20.15 

罗荣桓故居景区 

荣桓镇 

0.797 

大浦通用航空临时起降场 

大浦镇 

1.47 

蓬源煤炭限制勘查区 

蓬源、杨桥、荣桓等镇 

138.45 

不新设煤矿商业性探矿权,现有煤矿商业性探矿权应逐步退出。 

  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与禁止开采区范围一致;区内限制除地热、矿泉水以外矿种的商业性勘查,原则上不再新设除地热、矿泉水以外矿种的商业性探矿权;确需进行商业性探矿活动的,必须与相关主管部门协商一致,同意探矿权转采矿权。区内已设探矿权应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可逐步退出,不得扩界;矿业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和土地植被破坏须及时恢复、复垦。 

  具有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内不再新设限制勘查矿种的商业性探矿权,其他矿种严格按照探矿权设置区划进行设置;现有限制勘查矿种的商业性探矿权应逐步退出,按相关政策进行补偿或回购; 

  确有必要保留的,必须达到规划制定的勘查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条件 

  的限期整改,到期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注销。 

  3)开采规划分区 

  限制开采区 

  划限制开采区1个(专栏四)为具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开采区 

专栏四  湖南省衡东县限制开采区 

编号 

名称 

所在行政区 

面积(km2) 

限制内容 

蓬源煤炭限制开采区 

蓬源、杨桥、荣桓等镇 

138.45 

限制煤矿开采 

  区内限制性开采矿种原则上不新设采矿权,在规划期内确需新设采矿权,必须由相关部门组织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严格的评估确认后进行设置;在规划期内合理确定开采总量,并制定年度生产计划,不得扩大开采规模;在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危险区等区域内,原则上不新设采矿权;明确提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土地复垦目标,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进行整改,到期不符合要求的,按计划关闭矿山;受目前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与外部条件限制,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内原则上不新设采矿权。 

  禁止开采区 

  规划禁止开采区8个(专栏五)包括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禁止区6个、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禁止区2个。 

专栏五  湖南省衡东县禁止开采区 

编号 

名称 

所在行政区 

面积(km2) 

禁止内容 

洣水国家湿地公园 

新塘、霞流、洣水、吴集、甘溪、杨林、高湖、草市等到镇 

29.84 

原则上不再新设除地热、矿泉水以外矿种的其它采矿权 

  

紫金山省级森林公园 

石湾镇、新塘镇 

27.25 

锡岩仙洞-金觉峰景区 

甘溪镇、荣桓镇 

6.37 

洣水景区 

杨林镇、甘溪镇 

8.35 

四方山-天光山省级自然保区 

杨林、吴集、南湾等乡镇 

117.71 

罗荣桓故居景区 

荣桓镇 

0.797 

衡东县城建设规划区 

洣水镇、吴集镇 

20.15 

原则上不再新设除地热、矿泉水、为县城建设提供建筑材料的砂石页岩矿以外矿种的其它采矿权。 

大浦通用航空临时起降场 

大浦镇 

1.47 

禁止矿业开发活动 

  生态公益林分布区;湘江中心线外300水和永乐江中心线外200m范围内;大浦湿地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地质遗迹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养、栖息和迁徙地段一定范围内,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水功能区划中禁止采矿范围水工程保护范围;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建成区和规划区;重要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机场、电力、桥梁、港口等)所在地及其相邻的一定范围内;生产生活设施周边一定范围内(露天采石场距离300米);军事禁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影响、存在难以防范的矿山安全隐患的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进行矿产开采的其它区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以及主管部门要求确定,未收录在规划图表中。 

  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禁止开采区中水国家湿地公园、紫金山省级森林公园、锡岩仙洞金觉峰景区、水景区、四方山天光山省级自然保区、罗荣桓故居景区等禁止开采区,原则上不再新设除地热、矿泉水外的其他矿种采矿权;确需设置的,禁止露天开采和空场法、崩落法采矿,不得影响禁止区主体功能,并要求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商一致。禁止开采区内已设采矿权应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可逐步退出,不得扩界;矿业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和土地植被破坏须及时恢复、复垦。 

  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禁止开采区中衡东县城建设规划区禁止开采区,原则上不再新设除地热、矿泉水、为建设提供建筑材料的砂石页岩矿外的其他矿种采矿权,砂石页岩矿开采应不影响城区建设,并在相关建设工作完成关闭退出。浦通用航空临时起降场禁止开采区禁止矿业开发活动。 

  未收录规划图表的禁止开采区中,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水功能区划中禁止采矿范围,水工程保护范围,原则上不再新设除地热、矿泉水外的其他矿种采矿权;确需设置的,原则上不再新建选厂,采矿废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可外排;确需新建选厂的,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方案,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并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商一致。镇建成区和规划区、重要基础设施所在地及其相邻的一定范围内,原则上不再新设除地热、矿泉水、为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建筑材料的砂石页岩矿外的其他矿种采矿权,砂石页岩矿应不影响乡镇及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相关建设工作完成关闭退出。湘江流域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地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传统村落大浦湿地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地质遗迹保护区军事禁区和交通主干线、输电线路等重大基础工程设施周边一定范围内禁止矿业开发活动。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影响、存在难以防范的矿山安全隐患的地区严禁新设采矿权。 

禁止开采区已设采矿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原则进行恢复治理;生态保护功能区新立、调整、升级涉及已设矿业权的,必须按照谁主张、谁负责、谁补偿的原则处理。 

(三)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1、重点矿区 

  全县划定1个重点矿区:塘江~东江钨重点矿区 

  重点矿区与区域主体功能区划一致,严格执行矿业权设置区划,统筹安排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加强监管,规范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引导和支持各类生产要素集聚,促进规模开发、高效利用;重点培育中大型骨干矿山企业,优先配置资源,优先安排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重大工程项目。 

  2、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 

  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实施15万铁丝塘幅、草市幅、樟树脚幅区域地质调查东岗山川口地区钨铅锌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香花坪石英岩调查评价珍珠双凤饰面花岗岩调查评价陈山头饰面花岗岩调查评价莫井南湾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在荷塘~珍珠、东岗山~东江、珍珠~陈山头和香花坪一带开展钨、锡、铅、锌、金、石英岩、饰面花岗岩、矿泉水等矿种的勘查工作,到2020年新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大中型矿产地12处,新增矿产资源储量:铜金属量20000吨、铅锌金属量50000、钨(WO320000吨、锡金属量20000吨、石英岩矿5000千吨、饰面花岗岩矿3000千立方米、矿泉水1000立方米/日。 

(四)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

  2020年,力争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5%。优化提升钨、铅、锌、萤石等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开发利用地热、矿泉水等新兴矿产。加大资金、设备、技术投入,延长钨、铅、锌、萤石、水泥用灰岩、地热等矿产开发利用产业链 

  1、矿山企业规模结构调整 

  提升矿山规模开发整体水平。严格执行全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要求,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床)的矿产储量规模相匹配,防止 “一矿多开、大矿小开以矿产资源和开发利用技术为基础,以全面提升竞争力为目标,以政策引导为手段,调整大、中、小型矿山比例结构,至2020年,提高大中型矿山比例至5% 

  提高矿山企业总体规模。推动矿产资源进一步向勘查开采技术先进、开发利用水准高、安全生产、装备条件优良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优势企业集聚;通过联营、合作、改造等形式,引导矿山企业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提升矿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2、开发利用矿种结构调整 

  严格按国家配额控制钨矿产量;按市场需求调控煤炭、水泥用灰岩、砂石页岩等产能产量;提高铁、铅、锌、普通萤石等产量;加快矿泉水、地热等新兴矿产开发利用。 

  3加大投入,延长矿产开发利用产业链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推行清洁环保、先进、适用低能耗、低碳的采选冶及精深加工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矿业,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优化提升铅、锌、钨、萤石水泥用灰岩、地热等矿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提高矿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退出机制

1、勘查准入条件 

  1)探矿权人须是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资金能力须与勘查矿种、勘查面积和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满足最低勘查投入要求。 

  2)勘查实施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业绩,达到相应的勘查资质等级,且具备与承担的勘查项目相适应的技术能力。 

  3)一个探矿权设置区划范围内原则上只设一个勘查主体,探矿权面积不得小于1个基本单位区块,与规划拟设探矿权区划范围拟合度达到60%以上。 

  4)原则上不新设煤炭、钨矿、稀土矿商业性探矿权。 

  5)不在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内新设除地热、矿泉水以外的商业性探矿。  

  6)申请勘查矿种、区块必须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工作的相关要求。 

  7)在可利用的规模矿床范围内,原则上不得新设其他矿种的探矿权;已有探矿权在不影响规模矿床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继续开展工作。 

  8)地质成矿条件等适合整体勘查的原则上不分割设置探矿权。 

  9)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区域内开展勘查工作,应进行规划论证;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须具备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环境保护方案。 

  10)地质灾害危险区原则上不新设探矿权,确需设置的,必须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1)探矿权申请人提交的勘查实施方案,应符合地质勘查规程、规范和标准,必需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并批准。 

  2、勘查退出机制 

  1)探矿权不能如期提高勘查阶段,延长本勘查阶段时间需要缩减勘查面积,每次缩减的勘查面积不得低于首次勘查许可证载明勘查面积的25%。 

  2)探矿权人违法违规,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依规吊销勘查许可证;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登记,或不符合相关准入条件准予登记的,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登记的,依法依规予以撤销。 

  3)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不办理延续或不申请保留探矿权的、申请采矿权的、因故需要撤销勘查项目的,探矿权人应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向登记管理机关递交勘查项目完成报告或者勘查项目终止报告,报送资金投入情况报表和有关证明文件,由登记管理机关核定其实际勘查投入后,办理勘查许可证注销手续。 

  3、开准入条件 

  1新设采矿权必须符合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相关要求,采矿权人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具备与矿山规模相适应的人、财、技术、设备。采矿权申请人提交采矿登记申请之前2年内没有受到吊销采矿许可证处罚。 

  2)采矿权设置应与矿床规模、勘查程度相适应;矿山规模严格执行衡东县单矿种最低开采规模和重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三率指标符合矿山最低三率水平规划要求 

  3)一个采矿权设置区划范围内原则上只设一个开发主体,采矿权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1平方公里,与规划拟设采矿权区划范围拟合度达到70%以上。 

  4)露天开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地下开采不得破坏基本农田。 

  5)禁止开采区内原则上不再新设除地热、矿泉水以外的采矿权。 

  6不同规模矿床应达到相应勘查程度;编制提交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批。 

  7)探矿权转采矿权须提供已备案的可作为矿山设计依据的勘查报告或核实报告。面积较大、地质情况复杂的勘查规划区块,应进行规划论证或编制矿区规划。 

  4、开退出机制 

  1)矿山企业主动申请注销采矿权,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关闭退出。 

  2)逾期不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的采矿权,依法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取缔关闭矿山。 

  3)由于公共利益需要、产业政策原因造成某些已设合法采矿权需要退出的矿山,补助退出。 

  4已设采矿权未达到最低开采规模、“三率”指标未达标、采用限制和淘汰技术者,应当通过整合、技术改造、扩能等方式达到;仍未达到的,不予办理开采许可延续或者变更登记。 

  5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登记决定的,不符合相关准入条件准予登记的,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登记的,依法依规予以撤销。  

四、绿色矿业发展

(一)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

  东岗山东江勘查金矿时须对银、铜、锡、钼、锑、砷、镉、镓、铟等共伴生矿种开展综合勘查评价;塘荷珍珠勘查金矿时须对银、砷、镉等伴生矿种开展综合勘查评价 

(二)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推进南湾钨矿区、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区、穰家垅萤石矿区矿体高效回采,南湾钨矿区伴生铜矿和低品位矿、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区共生银矿伴生钨锡锑铜矿和低品位矿等综合回收利用。到2020年,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100% 

  1、提高矿产资源节约水平 

  鼓励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金属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组份的综合回收率;建立健全矿山三率指标考核体系,实现三率达标率100%;加大钨、铅、锌、萤石等深加工产品研究与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三废利用研究、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以尾砂、冶炼废渣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为重点,引导并促进企业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减排增效;加大对低品位和难选冶矿产选冶技术工艺研究。 

  2、积极推进项目工程建设 

  开展南湾钨矿、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工程项目推进有色金属矿产的采选冶技术创新和改良,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回收率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3、完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 

  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国策宣传教育,进一步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政策;制订促进节约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指标体系。加强矿山开发利用体系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强化矿产资源规费征缴与开发利用水平挂钩的制度。 

  4、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鼓励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通过减免税收、财政支持、价格调节、技术推广、示范工程等措施,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边、残、小、贫矿资源。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和两权价款建立正常的资源保护、综合利用基金,积极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三)矿山用地与复垦

  1完善矿用地管理制度 

  按照《矿山用地管理办法》依法办理矿山建设用地或临时用地审批手续,矿山建设用地或临时用地范围要与矿山开采规模相适应,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不依法办理矿山建设用地或临时用地审批手续的,不准开展开矿活动。 

  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复垦准入管理,落实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制度,实施土地复垦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土地破坏面积,降低破坏程度。 

  2、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矿产资源规划的协调 

  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针对新探明资源矿床(区)用地做出明确的安排。 

  3促进矿山发展与土地保护相协调 

  对于新办矿山,要根据矿山的生产规模和开采方式,采取不同的土地审批方式,既要保障矿山用地需求,又要保障土地资源不被浪费或破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严格落实土地复垦工作 

  严格按照《土地复垦规定》的要求,认真落实土地复垦工作,修复生态环境。矿山企业将闭坑矿山用地复垦或复绿  

  加强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重要参与、谁投资、谁受益的土地复垦多元化融资渠道,深入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四)矿业循环经济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实现矿业持续发展。立足铅、锌、钨、萤石、水泥用灰岩、地热等优势特色矿产资源,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系统,推动矿业经济发展环境有效改善 

  钨铅锌萤石深加工业。大浦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为主导,依托南湾、甘溪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构建钨铅锌萤石矿开采~深加工产业链。 

  水泥建材业:以湖南衡东红狮水泥厂为主导,开发利用荣桓镇水泥用灰岩矿,鼓励采用新型设备,创新水泥工业和余热回收技术,打造水泥用灰岩开采~水泥生产~水泥深加工制品产业链。 

  地热:开发利用杨桥镇地热资源,建设配套工程,打造温泉饮食休闲综合体 

(五)绿色矿山建设

  制订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改进采选工艺,提高“三率”水平;推进 “三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到2020年力争实现绿色矿山总体比例达到30%。 

  1、目标 

  选择南湾钨矿进行绿色矿山试点建设,积累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试点建设工作,完善绿色规划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县级绿色矿山标准。到2020年,全县规划的7个省市级发证矿山全部达到省级绿色矿山标准县级发证矿山参照县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管理,完成10个县级发证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山总体比例达到30%,全县矿山基本形成绿色发展格局。 

  2、主要任务 

  引导和支持矿山企业从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等九个方面自主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力度,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 

  3、进度安排 

  12016年上半年,绿色矿山建设的宣传与发动。 

  22016-2017年,完成绿色矿山试点建设,完善绿色规划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县级绿色矿山标准。 

  32018-2020年,完成全县7个省级绿色矿山10县级绿色矿山建设 

  4、措施 

  1)加强政府引导,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成功经验,统筹规划绿色矿山建设进度,定期监督检查。 

  2)绿色矿山企业优先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划拨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或绿色矿山建设补助资金等经费补助。 

  3)绿色矿山开发复垦矿区内土地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归采矿权人所有,根据矿山绿色矿山建设进度,可提前分期返还企业上交的矿山环境治理备用金。 

  4)允许绿色矿山企业在资源储量和环境承载力承受范围内适当增加生产规模。 

  5)以治理者优先获得土地使用权等多种方式,引导矿山企业等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加绿色矿山建设。 

  6)监督和促进矿山企业加大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破坏进一步扩大,降低破坏程度。 

(六)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1、总体思路 

  我县不是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可按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要求建设。坚持政府指导、协会支撑、矿山主体的原则坚持规划统筹、政策配套,试点先行、整体推进,通过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矿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的长效机制。 

  选择南湾钨矿区按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要求进行试点建设,结合谭家山山村旅游(美丽乡村规划)一起开展,积累成功经验,逐步推广以点带面、集中连片,积极推进全县绿色矿业发展。 

  2、主要任务 

  1)用2-3年时间按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要求完成试点建设。 

  2)提高示范区内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 

  3)成立矿业协会,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4)总结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加强宣传和推广。 

  3、组织方式 

  1)县国土资源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将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计划进行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部署,完善制度,抓好落实,认真做好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总结、宣传和推广,有序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 

  2)成立矿业协会,做好有关业务支撑工作。协会要研究完善示范区建设标准和办法,做好示范区的推荐和评估工作,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配合,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为示范区建设提供经验交流和技术支撑等服务,全面承担起推进示范区建设的业务支撑工作。 

  3)矿山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要积极加入并自觉遵守《绿色矿业公约》,规范管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大投入,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布局,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矿区和谐协调发展。 

  4、进度安排 

  12016,宣传发动、成立矿业协会。 

  22017-2018年,完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试点建设。 

  32019-2020年,按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要求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 

(七)绿色矿业管制措施

  加大绿色矿业建设推进力度。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四级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和绿色矿业建设考核制度,明确矿山企业目标、任务和责任,加速规模以上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建设。 

  建立上下和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矿山企业和当地政府、乡村组织联动的有机协调机制,共同推进绿色矿业发展。 

  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对新建和改建矿山实行绿色矿业准入制度;加大对绿色矿山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奖励和惩戒制度,尽快落实矿产资源配置优先制度。 

  加强发展绿色矿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培育。     

五、部省市级发证矿业权设置区划

(一)探矿权设置区划

  规划期末预期探矿权15个。其中已设探矿权保留煤、铀、铅、锌、铜、钨、锡、金矿第一类矿产(高风险矿产)勘查规划区块(探矿权)13个;空白区新设银铅锌矿类矿产(风险矿产)勘查规划区块(探矿权1(已设采矿权边深部勘查);空白区新设矿泉水第二类矿产(低风险矿产)勘查规划区块(探矿权1个;对于第三类矿产(砂石页岩等无风险矿产)不划定勘查规划区块(探矿权)。按勘查程度分:详查1个,普查12,预查2 

  规划期内拟注销探矿权4个。其中商业性探矿权政策性补偿退出煤矿1个;探矿权转采矿权退出水泥用灰岩矿1个;探矿权人自愿放弃铅锌矿探矿权、钙芒硝岩盐矿探矿权各1个。 

(二)部省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划

  进一步推进南湾钨矿、甘溪镇铅锌萤石矿勘查开发基地矿业权整合,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规划期末预期部省级发证采矿权6个。其中,已设采矿权保留铁、铅锌萤石矿开采规划区块(采矿权)2个;已设采矿权调整钨矿开采规划区块(采矿权)1个;达到详查勘查程度的矿区新设采矿权开采规划区块(采矿权)2;预留1个。 

  按矿种分:煤矿1个,铁1个,铅锌萤石1,钨1个,水泥用灰岩1 

  已设岩金矿采矿权注销1个,为采矿权人自愿放弃。 

)市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划

  规划期末预期市级发证采矿权5个。其中已设采矿权保留开采规划区块(采矿权)1个;空白区新设开采规划区块(采矿权)1;预留3个。 

  按矿种分:普通萤石1个,地热1个。 

  已设采矿权注销2个。其中采矿权人自愿放弃普通萤石矿采矿权1个、高岭土矿采矿权1个。 

)勘查开发监督管理

  加强矿产勘查监督检查,维护勘查秩序。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探矿权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勘查准入,严禁无证勘查和圈而不探以采代探 加强探矿权年度检查工作杜绝非法勘查行为。 

  加大矿山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矿产开发健康有序。对采矿权进行动态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储量检测和储量年报制度,杜绝登记甲矿开乙矿和超深越界开采;加强采矿权出让、延续、变更、注销管理,建立采矿权台账指导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     

六、县级发证采矿权设置

(一)县级发证采矿权开采总量

  严格落实市级规划采矿权指标,全县县级发证采矿权数量控制在45个以内。砂石页岩矿年开采总量预期700万吨。 

  调整、整合生产规模小的矿山,关闭生产规模小、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矿山,调控采矿权数量;监督矿山企业按设计开采规模生产,控制年开采矿石总量。 

(二)县级发证采矿权开采布局

  划定砂石页岩矿产资源允许开采区4个、集中开采区3个、备选开采区1(专栏)。 

专栏六  湖南省衡东县砂石页岩矿开采分区 

编号 

名 称 

分区类别 

所在行政区 

面积(km2) 

石湾-新塘砂石页岩矿允许开采区 

允许开采区 

石湾、白莲、新墉、洣水等镇 

89.08 

杨桥砂石页岩矿允许开采区 

允许开采区 

蓬源、杨桥、荣桓等镇 

41.18 

大浦镇油草塘砖瓦用页岩矿允许开采区 

允许开采区 

大浦镇、石滩乡 

14.08 

高湖镇印心砂石页岩矿允许开采区 

允许开采区 

高湖镇 

17.04 

霞流镇许家垅砖瓦用页岩矿集中开采区 

集中开采区 

霞流镇、吴集镇 

9.67 

吴集镇秋波砖瓦用页岩矿集中开采区 

集中开采区 

吴集镇 

20.33 

甘溪-荣桓砂石页岩矿集中开采区 

集中开采区 

甘溪镇、荣桓镇 

25.25 

三樟镇建筑用灰岩矿备选开采区 

备选开采区 

三樟镇 

17.14 

  新设采矿权优先在集中开采区投放;为保障居民建设需求可就近在允许开采区投放;为满足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可在备选开采区临时投放,工程建设结束时及时注销。集中开采区、允许开采区、备选开采区需明确矿业权投放总量控制、最低开采规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等准入要求。 

(三)县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划

  县级发证采矿权控制数45个,其中已设采矿权保留 2个、已设采矿权调整27个、空白区新设16个。 

  已设采矿权注销8个。其中建筑用灰岩矿采矿权3个、建筑用砂岩矿采矿权1个、砖瓦用页岩矿采矿权4个。 

(四)县级发证采矿权准入退出条件及监管

  1、准入条件 

  1)采矿权设置符合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相关要求,采矿权人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具备与矿山规模相适应的人、财、技术、设备。采矿权申请人提交采矿登记申请之前2年内没有受到吊销采矿许可证处罚。 

  2)采矿权设置应与矿床规模相适应;矿山规模严格执行衡东县单矿种最低开采规模和矿区最低开采规模;三率指标符合矿山最低三率水平规划要求。 

  3)一个采矿权设置区划范围内原则上只设一个开发主体,采矿权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1平方公里,与规划拟设采矿权区划范围拟合度达到70%以上。 

  4露天开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地下开采不得破坏基本农田。 

  5)禁止开采区原则上不新设县级发证采矿权;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禁止开采区中,可设置为城镇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建筑材料的砂石页岩矿采矿权,在相关建设工作完成后关闭退出。 

  6编制提交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批。 

  2、退出条件 

  1)矿山企业主动申请注销采矿权,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关闭退出。 

  2)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逾期不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的采矿权,依法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取缔关闭矿山。 

  3)由于公共利益需要造成某些已设合法采矿权需要退出的矿山,补助退出。 

  4)未达到最低开采规模要求、采选技术方法要求、安全技术要求、环保技术要求、三率指标要求及其他要求的已建矿山,进行整改,整改后未达到要求的淘汰。 

  3、监管措施 

  1)加强矿山监督检查,确保健康有序开发。严格执行储量检测和储量年报制度,杜绝登记甲矿开乙矿和超深越界开采;加强采矿权出让、延续、变更、注销管理,建立采矿权台账。 

  2)闭坑矿山必须提交闭坑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等相关闭坑或停产报告,报告中必须有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的落实情况等内容并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验收。 

  3)闭坑矿山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合格,即退回其交纳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不合格的则责令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扣留保证金,由政府另行安排矿山环境治理恢复。   

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持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土地复垦和矿山复绿,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水平;重点实施杨梅潭建筑用砂岩矿区、大浦铀矿区、南湾钨矿区、吊马垅铅锌萤石矿区、穰家垅萤石矿区、伟田煤矿区、东江金矿区、将军庙萤石矿区、丰源铁矿矿区等7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 

  规划期内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率达到100%,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率80%新建、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100%、土地复垦率100%、矿山用地还绿率100%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60%、土地复垦率50%、矿山用地还绿率60% 

  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经济影响大、治理后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矿区及其周边划定为重点治理区(专栏)。 

专栏七  湖南省衡东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序号 

名  称 

主要矿山 

面积(km2) 

治理内容 

大浦铀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区(历史遗留矿山) 

大浦铀矿 

19.77 

综合治理并监测采空塌陷区,对受损房屋修缮、赔偿,危房进行搬迁避让,回填夯实塌陷坑、地裂缝;综合治理废石堆,减轻其对水土环境污染,加强土地复垦。 

南湾金属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区(省级) 

南湾钨矿、东江金矿、丰源铁矿 

41.52 

  加强矿山环境污染及地面变形监测,规范废渣、废水排放,加强废石综合利用,修建挡渣墙、截排水沟等保护工程,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加强尾库安全管理与土地复垦。 

甘溪吊马垅-穰家垅铅锌萤石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区 

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穰家垅萤石矿 

23.56 

  综合治理并监测采空塌陷区,回填夯实塌陷坑、地裂缝;加强废石综合利用,修建挡渣墙、截排水沟等保护工程,减轻其对水土环境污染,加强土地复垦。 

高湖伟田煤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区(历史遗留矿山,拟新设) 

  

1.91 

  综合治理并监测地面变形,回填夯实地裂缝;加强废石综合利用,减少废石存放量,减轻其对水土环境污染,加强土地复垦。 

在重点治理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点工程建设,敦促矿山企业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机制

  新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矿山准入条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和治理验收标准;支持矿山企业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主体责任。 

  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原则,矿山所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矿山企业必须按批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等及时进行保护与治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地质灾害多发、三废排放超标、侵占破坏大量土地资源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矿山企业。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报网络,定期对矿山地质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记录。 

  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严格执行矿山闭坑退出条件,落实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历史遗留和责任主体灭失的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拨款统筹规划进行治理,同时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出台对应的政策、方案吸引社会资金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恢复,实现治理恢复率60%土地复垦率50%、矿山用地还绿率60%目标。     

八、重点工程

(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程

  通过实施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程,为区域地质找矿、成矿预测、资源环境评价提供基础依据,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顺利进行。规划期间,重点实施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两类工程7个(专栏),预计总投资规模1150万元。 

专栏八  湖南省衡东县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重点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行政区 

面积(km2) 

主要工作内容 

15万马家堰幅区域矿产调查 

三樟镇、石湾镇 

89.95 

  基本查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矿产资源成矿特征,寻找区内可能存在的矿产资源;对矿产资源潜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区。 

15万铁丝塘幅、草市幅、樟树脚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大浦、石滩、吴集、杨林、高湖、草市、南湾等乡镇 

603.93 

  基本查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矿产资源成矿特征,寻找区内可能存在的矿产资源;对矿产资源潜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区。 

东岗山-川口地区钨铅锌多金属矿调查评价 

洣水、吴集、白莲、甘溪、荣桓、杨林、南湾等乡镇 

693.4 

开展钨铅锌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工作,寻找钨铅锌多金属矿产地。 

衡东县香花坪石英岩矿调查评价 

甘溪镇 

9.0 

开展石英岩调查评价工作,寻找石英岩矿产地。 

衡东县珍珠-双凤饰面花岗岩矿调查评 

洣水镇 

34.1 

开展饰面花岗岩调查评价工作,寻找饰面花岗岩矿产地。 

衡东县陈山头饰面花岗岩矿调查评价 

吴集镇 

28.6 

开展饰面花岗岩调查评价工作,寻找饰面花岗岩矿产地。 

衡东县莫井-南湾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吴集、杨林、草市、南湾等乡镇 

203.8 

开展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寻找矿泉水资源矿产地。 

矿产勘查评价工程

  通过实施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程,着重开展重点勘查区的勘查工作,率先在重点勘查区内实现找矿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重点实施矿产资源查评价工程5个(专栏),预计总投资规模1900万元。 

专栏九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勘查评价重点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行政区 

主要工作内容 

湖南省衡东县吊马垅银铅锌矿边深部普查 

甘溪、杨桥、洣水、白莲等镇 

主攻铅锌银矿勘查评价,综合勘查评价伴生钨锡锑铜等矿产,为矿山开采提供资源保障。 

湖南省衡东县杨梅冲矿区锡钨铜多金属普查 

三樟、洣水、白莲等镇 

主攻锡钨铜矿勘查评价,综合勘查评价钼铋铅锌银等伴生矿产,提供中型矿产地1处。 

湖南省衡东县塘江源矿区钨矿详查 

杨林镇 

主攻钨矿勘查评价,综合勘查评价伴生铜矿产,提供可开发利用的矿产地1处。 

湖南省衡东县大江坪矿区钨多金属矿普查 

杨林镇、南湾乡 

主攻钨矿勘查评价,综合勘查评价伴生铜矿产,提供可开发利用的矿产地1处。 

湖南省衡东县三口井矿区矿泉水勘查 

吴集镇 

主攻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评价,提供可开发利用的中型矿产地1处。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

  通过实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节约集约化方向发展,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带动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重点实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2(专栏十),预计投资规模10000万元。 

专栏十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开发利用与保护重点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行政区 

主要工作内容 

衡东县杨桥镇金盆温泉 

杨桥镇 

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建设配套工程,构建温泉饮食休闲综合体。 

衡东县戴家水泥用灰岩矿 

荣桓镇 

开发利用水泥用灰岩矿,形成水泥用灰岩开采~水泥生产~深加工制品产业链。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程

  通过实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程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重点实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项目2(专栏十),预计投资规模1600万元。 

专栏十一  湖南省衡东县矿产资源节约与利用重点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行政区 

主要工作内容 

湖南三三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南湾钨矿高效回采和伴生铜矿综合利用研究 

南湾乡 

开展钨矿高效回采和伴生铜矿综合利用研究,提高钨矿体回采率5%、综合利用率18%以上。 

衡东县金龙矿业有限公司甘溪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共伴生银钨锡铜综合利用研究 

甘溪镇 

开展铅锌矿中伴生银钨锡铜矿综合利用研究,提高综合利用率20%以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促进矿山地质环境逐步好转,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规划期内,优先对人居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大、危害重、投资少、治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的矿区进行治理恢复,重点实施9个工程(专栏十预计总投资7200万元。 

专栏十二  湖南省衡东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点工程 

 

编号 

项目名称 

矿山 

名称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面积 

(公顷) 

恢复治理面积(公顷) 

主要治理任务 

项目起止时间 

 
 

  

土地复垦面积 

 
 

杨梅潭建筑用砂岩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吴集镇  洣水镇 

加强地面变形监测,治理恢复采矿开挖形成的岩质边坡、废石堆场,消除坡体崩塌、滑坡隐患。 

2016- 2018 

 
 

大浦铀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大浦镇 

29.5 

29.5 

27.13 

加强地面变形、水土污染和核辐射监测,回填夯实采空地面塌陷区、地裂缝,加强复垦复绿。 

2016- 2018 

 
 

湖南三三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南湾钨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南湾乡 

2.3 

2.3  

1.7 

治理采空塌陷区、废渣、废水,加强废石综合利用,监测地面变形,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与土地复垦复绿。 

2016- 

2018 

 
 

衡东县金龙矿业有限公司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甘溪镇 

32.4 

32.4 

30.7 

治理采空塌陷区、废渣、废水,加强废石综合利用,监测地面变形,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与土地复垦复绿。 

2016- 

2018 

 
 

衡东县金龙矿业有限公司穰家垅萤石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甘溪镇 

2.7 

2.7 

1.9 

治理废渣、废水,综合利用废石,监测地面变形,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与土地复垦复绿。 

2016- 

2018 

 
 

伟田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高湖镇 

1.5 

1.5 

1.2  

对采矿引发的地面变形进行监测并综合治理;治理废石堆,综合利用煤矸石,对其占用破坏的土地绿化复垦。 

2017- 

2018 

 
 

东江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南湾乡 

3.2 

3.2 

治理露天采坑、废石堆;对其占用破坏的土地绿化复垦。 

2016- 

2017 

 
 

将军庙萤石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吴集镇 

0.8 

0.8 

0.8 

处理废石约8000立方米;复垦复绿土地面积0.8公顷;要求治理率、复垦复绿率100% 

2017- 

2018 

 
 

衡东县丰源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丰源铁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草市镇 

2.9 

2.9 

1.9 

综合利用废石、尾砂;加固尾砂坝;净化矿坑水、选矿废水,使之达到排放标准,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与土地复垦复绿。 

2018- 

2019 

 

)绿色矿业发展工程

     通过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工程,促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全县矿山逐步形成绿色发展格局。重点实施4个绿色矿业发展工程(专栏十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 

专栏十三  湖南省衡东县绿色矿山建设重点工程 

编号 

项目名称 

所在行政区 

主要工作任务 

建设 

级别 

项目起止时间 

湖南三三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南湾钨矿绿色矿山建设工程 

南湾乡 

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等九个方面自主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力度,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 

省级 

2016- 

2017 

衡东县金龙矿业有限公司吊马垅银矿冲铅锌萤石矿绿色矿山建设工程 

甘溪镇 

省级 

2018- 

2020 

衡东县金龙矿业有限公司穰家垅萤石矿绿色矿山建设工程 

甘溪镇 

省级 

2018- 

2020 

衡东县丰源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丰源铁矿绿色矿山建设工程 

草市镇 

省级 

2018- 

2020 

   

九、规划实施管理

(一)落实规划目标,完善考核制度

  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在衡东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县及乡镇相关部门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科学制定规划目标实施详细计划;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将规划执行情况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将规划实施目标分解细化并落实到矿山企业,执行情况作为矿山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的必备条件。  

(二)强化规划审查,严格规划调整

  强化规划审查管理,完善规划审查制度。建立规划编制、审查、实施责任制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业权设置区划、规划分区、重大工程实施审查管理加强矿业权市场管理与调控严格审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绿色矿业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项目,矿业权审批、出让、变更和延续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依据总体规划目标和实施详细计划,将主要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矿山企业,分年度逐步落实。结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采矿权整合、灭失等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指标分区和矿业权设置区划。 

(三)制定激励政策,保障规划实施

  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出台对应的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绿色矿山建设等工程项目,保障规划目标顺利完成。 

(四)实施动态监管,完善评估机制

  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制度和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总结规划实施进展、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三率指标年度考核、资源储量动态检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等工作的规划评估。适时对规划实施、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规划实施效益情况进行评估,实施动态监管。 

(五)完善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逐步建立我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监管网络体系,加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加快与其他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完善规划实施管理的动态监、评价、预警技术,及时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动态,实施"一张图管矿",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    

附则

  《规划》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由衡东县人民政府发布实施。 

  《规划》由衡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规划》修改与调整,由衡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并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