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东县荣桓镇从抓基础、抓建设、抓项目入手,着力在农业发展、品牌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强基础、破难题,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精准发力抓基础,种好农业生产“试验田”。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抓紧抓牢粮食种植产业,土地流转率高达90%。一是加强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发展高标准农业。2022年全年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300亩,其中集中育秧面积8900亩、单季稻面积8400亩、晚稻面积9000亩。完成国家粮食测产点工作任务,完成率达91.4%,居全县首位,集中育秧面积新增率居全县第二。创办中湖村、杉山村两个千亩示范片,示范完成率81.9%,稳居全县一流水平。二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科技农业。在各村(社区)加快新型农机推广应用,对于种粮大户、农业种植大户,及时上门落实农机具补贴政策,着力推进“粮藏于技”,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三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做优品牌,打通畅销路径。推动村企合作发展模式,借助企业力量积极拓展销售途径,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产品在“种得好”向“卖得好”再发力,通过网络主播带货的方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实现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销路广。
铆足干劲抓建设,推动品牌特色“强引擎”。一是围绕建设“大故居”理念,以打造“红色故里·大美荣桓”为目标,擦亮罗帅故里红色名片。厚植政治优势,培育党建品牌,促进改革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集餐饮、民宿、采摘、游玩于一体的乡村品牌,推动建设南湾老街、特色民宿、红色研学、劳动研学,文旅产业产值达300万元,红色旅游收入规模达100万元。二是加大乡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2022年荣桓镇对于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全部实现网络覆盖,统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建设智慧化服务中心。并投入20余万元改造长岭社区摊位、地面、排水排污、用电照明等硬件设施规划整体布局,环境更加干净整洁,管理更加规范。三是争先创优努力打造一流品牌。荣桓镇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质量,注重挖掘文化底蕴,2022年圆满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活动,顺利完成纪念罗荣桓诞辰120周年活动,努力提炼打造荣桓特色,擦亮“红色故里·大美荣桓”名片。2022年成功获评省“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
全力以赴抓项目,激活加快发展“动力源”。一是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服务企业效率。召开“湘商回归”座谈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方式,吸引广大湘商返乡创业。二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健全项目建设、增强内生动力为重点,实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化运作,着力破解村级组织运行保障难题,大力推进经济薄弱村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7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总额达160万元,获评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乡镇。三是积极促进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涉农主体合作。为更好满足乡村发展多样化需求,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在各村(社区)积极宣传和普及征信知识,引导农民提升信用保护意识,营造良好信用氛围。成功创建衡东县首个衡阳市信用镇,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