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东县石湾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的指示精神,推行“四式”工作法,着力抓好党员教育、党建业务、党员档案和问题整改,推动新时期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菜单式”管理,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固定菜单”让党员教育“实”起来。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采取集中学习、理论宣讲等形式,对党员进行理论培训,原原本本学,夯实理论根基。同时,结合屋场恳谈会的形式组织各类学习讲座,将养老保险、医保报销、防诈骗等百姓关心的事情纳入党员学习课堂中,使党员听懂、坐住、学进、会用。“特色菜单”让党员教育“鲜”起来。针对不同党员群众,精心打造特色学习载体。以QQ、微信等新媒体建立“线上课堂”,分享远教党课,助推流动外出党员随时学习。以“幸福党建来敲门”行动,将装有学习教育资料的“党建福袋”送给党员,为年老体弱党员开设“帮教课堂”。“服务菜单”让党员教育“活”起来。针对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存在的“教育管理难、活动组织难、作用发挥难、表现评价难”的实际情况,推行入党积极分子积分管理制,以分数量化的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能力素质、平时表现、群众意见等进行考察,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党员入口关,从源头上优化党员队伍。
“保姆式”服务,抓好党建业务培训。针对党组织的基层堡垒战斗人员即村两委素质相对较弱难以适应高标准、快节奏的工作需求这一长期以来的困境,推出“保姆式”服务。每月定期推出“长桌会议”、“周四夜间晚辅导”、“解读版工作清单”等活动。召集“长桌会议”。即针对近期的党建督查结果、专项党建工作、党建专干集中申请等方式开展的会议研讨活动。根据前期收集汇总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答疑解惑,针对个别村(社区)的个性问题可在现场进行提问,村党建专干之间进行现场交流、镇党建办进行现场辅导,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点亮“周四夜间晚辅导”。即参照县一级“组工大讲堂”的模式,一对多就近期党建工作任务和党建知识应知应会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常态化推出“解读版工作清单”,针对上级部门提出的工作任务清单,进行进一步任务解读细分、精简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方法,为农村基层党支部工作减负、精神减压、工作提质。
“管家式”指导,抓好党员档案工作。党员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希望工程”,填写好党员档案是党员发展工作的闭环末端,根据工作实际石湾镇特实行“五有法”为做好党员档案填写工作保驾护航。研精覃思,做到脑中有货。求于书取于学研于讨,研读《发展党员工作手册》,了然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乐于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升,以扎实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际填写工作的开展。澄清底子,做到心中有数。摸清党员发展数、熟悉党建专干数、掌握党员档案数。三数并齐为驾好“党员档案”这辆马车挥鞭勒缰。加强培训,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镇党建办逐一讲解党员发展程序及注意事项、党员档案规范化填写、党员档案所需文书模板、党组织关系的转出和接收程序等进行集中讲解。同时,开展支部书记专场培、党建专干统一培、发展对象点对点培活动,确保业务知识点无死角。另一方面,党员发展流程中,时间节点是重中之重,业务培训和档案填写前,镇党建办将所有时间节点以党员为单位,进行逐一罗列,与本人及党建专干进行逐一确认,确保时间上无偏差、程序上无违规、填写上无错误。集中填写,做到下笔有据。分为前期指导、统一填写、现场指导,“三部曲”,确保档案填写工作循序渐进、曲调相合、高效无误。
“医生式”问诊,抓好问题整改工作。定期“诊断”问题。为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建办定期下到各村(社区)开展党建督查工作,并每季度党建督查时抽调一到两名村(社区)党建专干,采取“以督促学”的形式,在异村党建督查工作中采用“比学评促”的方式,通过党建专干下村督查,自己带着问题、带着眼睛、带着思维到不同村(社区)进查漏补缺,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最终目的。同时,镇党建办进行“面对面把脉诊断”找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病症”。坚持“对症下药”。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镇党建办逐一罗列形成党建工作“病例单”,并现场相对应开出工作“处方药”进行整改,存疑之处现场解决,带走问题、留下解决措施。及时跟踪回访。为保证党建工作“药到病除”,党建办定期对问题较多的党组织进行回访,杜绝留下后遗症,并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年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