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衡东党建网 -> 衡东党建 -> 内容阅读

衡东县: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五大难题”见成效

 文章来源:衡阳智慧党建  时间:2023-02-28 17:57:50

近年来,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空壳村”清零难、立项选择难、项目筹资难、运行管理难、产品销售难等“五大难题”,衡东县迎难而上、锐意进取,2019年率先在衡阳市出台《衡东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2019-2021年)行动方案(试行)》,取得突出成效。2018年,全县231个行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227.78万元,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仅占36%,且其中经营性收入很少。2019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2021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484万元,所有行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超10万的村67个,超50万元的村8个。

一、“县委领跑+支部领办”,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难。强化“县委领跑”。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高频调度、高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19名县级领导下沉到村指导,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品”示范,压实乡镇包村干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突出“支部领办”。以“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为理念,全面加大“产业党支部”建设力度,由村(社区)支部一名班子成员担任“产业党支部”书记,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确保专人专管、健康稳步发展。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让全体村民参与到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中来。

二、“特色优先+科学论证”,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立项选择难。采取“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结合衡东实际,确定土地经营、盘活集体资产、开放集体资源、领办合作社、实体兴村、服务创收、电商联盟等八种发展模式。由各村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先确定发展项目,然后由农业农村局牵头,组建专家团队,对各村准备发展的集体经济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购买农业产业项目商业保险,有效规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盲目上马”的风险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中道而废”的风险。三樟黄贡椒是衡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种植项目,推广到全县17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到22万元。

三、“三措并举+多方合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筹资难。出台《衡东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衡东县2021年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等文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引导资金和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近两年共整合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投入到115个发展势头良好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累计吸引社会资金近亿元参与发展集体经济,壮大产业规模,丰富产业层次,提升产业效益。发挥金融资金的辅助作用,健全村级集体经济产权抵押融资配套政策和信贷担保体系,由建设银行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专门金融信贷服务,经过授信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可向建行贷款100万至500万元,利率优惠至0.32%,已投入5000多万元金融信贷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四、“自主管理+委托管理”,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运行管理难。针对村级集体经济有自主管理能力的村,侧重于“指导+监督”,构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吹哨,专家服务团报到”的机制,引入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第三方机构和团队,由高校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对接,帮助掌握农作物耕种、病虫害防治、土壤修复等技术,优化产业项目管理。针对村级集体经济无自主管理能力的村,采取“委托管理”、合作经营的方式,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委托具备相关管理经验,拥有较好的市场销路的企业进行管理,有效降低发展风险。同时引导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村党组织结成对子,并注资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发展。为防止侵占、流失集体资产等现象,县里出台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健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内部经营管理与监督的制约机制,以及村账乡代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财务公开等制度,构筑部门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四道防线”,确保项目管理规范运行。

五、“平台展销+产销对接”,破解村级集体经济产品销售难。用好衡东土菜名县、三樟黄贡椒等品牌效应,搭建线上线下展销平台。开展新媒体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举办衡东电商年货节、衡东县消费扶贫电商年货节、“湖南‘一县一特’展销基地农产品直播”等活动,帮助各村销售农产品。2021年,电商平台为各村销售黑木耳、黄贡椒等各类农产品100多吨,“衡东味道、乡情相恋”衡东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长沙推介周活动,12家企业与200余家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现场达成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1.2亿元。通过以销定产,推行订单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升。